首页  >  文化历史  >  文化观察
细数古代五位文人春节的奇举 第一个造福人类

2022-01-27 来源:腾讯文化

春节是欢乐的日子,家人亲朋欢聚一堂,把酒言欢,夫复何求?下面,就来看一下古代几个名人过年的奇葩趣事。

第一个趣事:张衡过年就离家出走。

东汉的大天文学家张衡有一个奇葩的习惯,那就是每到过年的时候,便去外地度假,他只两带两样东西,一样是吃的——充足的干粮,另一样是用的——一大堆仪器。干粮可以充饥,这个容易理解,那么,仪器又是干什么呢的?三个字:观天象。

张衡去寻找雄伟的大山,然后爬到山顶,用所带的各色仪器去观察天象。

为什么非要选择春节这个敏感期呢?张衡给出的答案是:一年中春节的天象最复杂,最值得研究。也就是张衡这种执着和疯狂热爱,放弃过年的天伦之乐,他通过不懈努力,最终发明了地动仪和浑天仪,为人类社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第二个趣事:白居易过年就烧诗稿。

白居易是唐朝大诗人,他对诗词到了痴迷的地步,他最关心百姓的疾苦。他写的是大多数诗词都是根据他所见所闻的真人真事写出来的。相传,每到春节的时候,都回顾一下自己的作品,把自己一年来所写的诗,一咕佬地抄录在纸上。普通人抄录诗词是为了更好的收藏,而白居易抄录诗词却是为了更好的烧毁。

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原来,白居易过年时把诗抄好后,便来了个三步走:一是把手洗干净,二是烧把香,三是把所有抄好的诗稿一起烧掉。他边烧还边祈祷:列祖列宗,师傅长辈们,我把一年的作品都烧给鉴赏,如果有需要修改的诗句,请一定要托梦给我啊。

白居易写下诗后“不耻下问”史书上有记载,相传白居易写了诗都会读给他不识字的老娘听,老娘如果能听得懂,那就是好诗。后来白居易还写成了《母别子》,成为经典流传百世。

第三个趣事:杜甫过年就烧脑。

无独有偶,“诗圣”杜甫在过年的时候,也有一个奇葩的举动,那就是醉酒。贵妃醉酒,娇滴滴的妩媚样惹人爱,而杜甫醉酒,却是别有一番风味,2个字:解忧。这是什么情况呢?

要知道杜甫从小家境贫寒,吃尽了苦难,受尽了冷暖。他横卧草堂,发愤苦读,梦想有朝一日能金榜题名,大展宏鸿。然而,他在仕途上却屡受挫折,郁郁不得志。因此,每到春节,忧国忧民忧己的杜甫便更加郁闷,为了发泄心中的痛楚,他会提前备很多酒,在春节期间痛饮,直到一醉方休。有他的名诗为证:谁能更拘束?烂醉是生涯!

第四个趣事:关汉卿过年必踩高跷。

元代大戏曲家关汉卿每年的春节会做同样一件事:踩高跷。

关汉卿之所以喜欢在过年的时候踩高跷,一方面是因为当时的踩高跷是民间盛行的一项庆新春活动,另一方面,踩高跷可以锻炼身体。而乐于健身的关汉卿自然对此乐此不彼。

据悉,关汉卿坚持在春节踩高跷数十载,直到七十多岁,不顾家人的劝阻,他仍坚持这个项活动,并且还每年要加高一点儿。有人问他这是为什么,关汉卿笑道:每年都更上一层楼啊。

第五个趣事:纪晓岚过年捉弄和坤。

最有意思的,是清朝的大才子纪晓岚。每逢过年,纪晓岚便早早守候在官员们上朝的必经之路。北京的天气在过年时一般是雨雪天气,纪晓岚便装扮成“环卫工人”,站在路上扫雪或扫垃圾。纪晓岚这样是做有目的——捉弄八面玲珑的和坤。和坤因为受乾隆帝的宠爱,每次上朝都是威风八面,目空一切。因此,他上朝时,自然会乔扮打穿的纪晓岚“视而不见”。

然而,就当和坤走到跟前时,纪晓岚开始“亮剑”,他会突然转身跪下,说道:和大人吉祥,纪昀给您拜年了。

要知道,在清朝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凡是同辈人拜年必须回拜,否则便是大不敬,严重者还可治罪。

因此,而对纪晓岚突如其来的拜年,和坤赶紧下跪回拜:纪大人安康,和坤也给您拜年了。

结果这个下跪的地方是纪晓岚精心设计的。和坤这一跪,不是跪在雪坑里便是跪在泥水里,个中尴尬可想而知。而春节朝拜马上要开始了,他又来不及再回家去换衣裤,其狼狈之像令人捧腹大笑。

分享到:
责任编辑: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