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历史  >  文化观察
谈孝文化 孟子提倡劳而不怨 孔子却主张以直报怨

2022-02-07 来源:腾讯文化

先秦时期,中国的哲人们便提出了孝的观念,并且经过后代哲人的不断演绎和发展,形成了我们十分具有特色的“孝文化”。

我们接下来不妨来看看,孟子老先生是怎么阐释他所认为的“孝”。

正如现在的道德模范一样,孟子认为孝的代表,是古代的舜。舜除了当了好的帝王外,还是个孝子。他的孝顺主要是虽然被父母所恶,但是却任劳任怨,尽心尽力的侍奉自己的父母,这就是孟子所推崇的“劳而不怨”。

 

“劳而不怨”的原因分析

很多人认为孟子的“劳而不怨”只是一种愚孝,就是古代版的父母打不还口,骂不还口。什么也不能劝谏父母。

我们先来看看《孟子》一章的原文:

万章问曰:“舜往于田 ,号泣于旻天 ,何为其号泣也 ?” 孟子曰: “怨慕也。”万章曰:“父母爱之 ,喜而不忘;父母恶之 ,劳而不怨。然则舜怨乎 ?”

这里万章的意思,是拿着曾子说的话“父母爱之 ,嘉而弗忘;父母恶之 ,惧而无怨 ”来考自己的老师孟子,问舜会不会怨恨他的父母。用现代的话翻译一遍,就是你爸妈对你不好,不仅偏心,还天天让你劳作,你怨你爸妈吗?

 

读过《孟子》的人都知道,孟子作为一个老师,经常喜欢给同学们举例子。

听到这个问题之后,孟子没有直接回答 ,而是举了个之前的一个问答。

这个问答来自于长息和曾子的弟子公明高的对话。

就是长息不能理解舜为什么在田野里哭泣,想知道舜对父母的感情是什么样子的。公明高就回答他说,舜那时候什么都有了,尧把两个女儿嫁给了他,他也快是天下之主了,但是对于父母不喜欢他这件事,舜之所以哭泣,是因为虽然他什么都有了,但是在孝顺上,他做的不够圆满,有了缺憾,所以哭泣。

孟子在这个故事里,暗示了他的一个基本思想。他认为孝是父母与子女之间最重要的情感关联 ,不能见爱于父母是子女忧愁的重要原因 ,父母之爱构成了子女人生意义的重要部分。在舜看来,不能见爱于自己的双亲,就算“王天下”也是毫无意义的。

 

所以孟子在这基础上,提出了“惟顺于父母可以解忧”。但是有的人又要问了,像舜一样,孝顺父母却并不能保证父母一定爱自己 , 子女对父母单向的爱也是有的 ,那是父母的错 ,还是自己的错呢 ?

在后代的儒士看来,舜不被自己的父母喜爱,不是舜的原因,舜已经做的足够好了。而在舜自己的反省看来,不为父母所爱一定与自己有关 ,是自己还没有尽到力。因此 ,他的忧包含了自责的成分。

 

最终,“舜尽事亲之道而瞽瞍豫,瞽瞍豫而天下化,瞽瞍豫而天下之为父子者定”。

大意是说,舜通过自己的反省,让他的父母终于喜欢上自己,自己最终也达到了孝顺的境界,然后他治理天下,也就天下大治了,这就是儒家所推崇的修身,治国,平天下。

所以,我们不难发现,在孟子劳而不怨的背后,是充满了自我反省的精神和境界,外界对你的“劳和怨”,都是你自己做的不是很完美,儒家认为根植于家庭关系的孝是治理天下的根基。

未得到父母之爱,说明自己有不足之处,不能自称已尽“孝”,从而把亲子关系的双向性凸显出来。并且 ,这双向性不是建立在义务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对情感的自我反思的基础上。 舜能做到孝 ,其重要原因在于心灵的反省。

反省在根本意义上是要靠“本心 ” 发现来维持 ,不能尽孝是“失其本心 ” 的结果。舜之大孝乃自发的行为 ,他的行为自然而然地影响了周围百姓 ,最后万民诚服于他 ,推他为王。

 

以直报怨的思维下的“劳而不怨”

“劳而不怨”不仅是孟子所推崇的,也是《论语》中讨论过的问题。

 

孔子曰:

“事父母几谏 ,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和孟子不同的是 ,孔子是个比较厚道的人,并不像孟子一样举出舜的例子来说,而是选取了生活中的一个片段。父母做错了事,儿子子女咋办?

那孔子原话为什么要“几谏”,谏而不遂时为什么还要顺从呢?

 

“几谏”是适时的,委婉的,多次的劝谏,因为子女与父母之间不可避免地有相互不理解之处 ,不能强迫父母去顺从自己的意志,而应想办法让父母理解自己的想法。如果不暂且顺从的话,就没有劝谏成功的可能了,子之孝与亲之爱就都不能实现。

孔子更高明的地方在于他并没有说劝谏的具体内容,这样可以留给弟子们想象的空间。既然是“谏 ”,那就不是为自己的,而是为父母好的。在为父母好的情况下,父母不听,自己不但不抱怨,还要想方设法劝下去,足见其诚。

 

孔子还说:“知者不惑 ,仁者不忧 ,勇者不惧。”又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孔子认为 ,人如果问心无愧 ,就不会惧怕什么了,在尽孝的事上亦如此。忧虑与惧怕看似负面的情绪 ,其实具有积极意义。经过忧虑与惧怕 ,才能无忧无惧、无愧无悔。

对于孟子而言,君子总在不断反省之中,在“本心”的发掘与扩充之中。他没有提出一个无忧无惧的境界,这是孟子之忧与孔子之惧的不同之处。

 

那么,孟子之“劳而不怨”与孔子之“以直报怨 ”的观点是否矛盾呢?首先,在儒家思想里,并不像墨家那样主张“兼爱”,而是始终把爱父母放在首位,然后推广到兄弟、君臣等关系中去。

孔子“以直报怨”有可能是对父母之外的人而言的,即泛泛地讲人与人如何相处、国与国如何相处的问题。但从这句话的背景看不出它是普遍的还是特殊的用法,是针对所有人还是仅仅针对如何对待父母的。笔者认为 ,即便将“以直报怨”作为普遍适用的道德观来看,它与“劳而不怨”也并不矛盾。

那要看我们对“直”作何理解。

有人问孔子:“以德报怨 ,何如 ?” 孔子曰 :“何以报德 ? 以直报怨 ,以德报德。”

这个直,有很多理解,我们一一来看。

“直”可以说是,正确的方法,这算是很官方说法。

 

朱熹曰:“于其所怨者 ,爱憎取舍 ,一以至公而无私,出于有意之私,而怨德之报皆不得其平也。必如夫子之言,然后二者之报各得其所。”

这是将“直”理解为正确、 公正的方法 ,而不是“以牙还牙”的狭隘心理。但是这么说,未免和舜的行为,有所不合。舜在史料里面并没有很直接的和自己的父母讲道理,而是跑到田野里去哭泣,用我们现代人的观点来看,就是宣泄。

所以在这里,采用将“直”作“直接”来讲这种说法是更符合情理的,以此来理解孟子“劳而不怨”也是能讲得通的。舜是可以发泄怨气的,这样怨才不会积于心,才不会对父母构成危害 ,这仍然是孝的表现。发泄过后,怨的情绪就彻底解决了。这样的直接,才是劳而不怨的关键,内心有所郁结,却不得抒发,无疑是万分难受的。

孟子孝的核心输出

孟子认为,父母子女之间,出了问题,主要是靠子女自己去调节。通过强调自我内心的反省和适当的宣泄,去主动的调节子女和父母之间的关系。

孟子的君子三乐之中,孝居人生“三乐”之首,乐侧重于当下体验,忧侧重于朝向未来的心理状态,二者都是孝能维持下去的重要原因,这超越了外在道德规范。孝靠内省来维持 ,靠体验来证实 ,靠行为来传递。孟子之孝体现了自发性,内在性,延续性,长久性的特征。

 

而孔子对孝,却又有不一样的理解。孟子强调的是孝之发生过程中的情感,君子只要反省自己,不断发现本心,就总还有尽孝的余地。但孔子之惧有更广阔的含义,他主张从惧走向无惧,从忧走向无忧从而达到理想的境界,如果已经尽了自己的孝道那就问心无愧就好了。

但是我要说的一点是,孟子之孝在实际上是“以德报怨”的体现,但与孔子“以直报怨”并不矛盾。人无论是对“怨”的当即发泄,还是包容、忘却,都是为了更好地尽孝。这对当代急速发展的工业社会下人的道德行为的塑造和伦理关系的处理有重大启发。孟子的“劳而不怨”所揭示的孝不仅不是愚孝,而恰是人的真实情感的需要和本心的要求,因而即使在今天,也具有深刻意义。

文/枕猫

 

分享到:
责任编辑: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