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历史  >  文化观察
晏几道的《木兰花》流丽蕴藉 结尾两句神来之笔

2022-05-10 来源:腾讯文化

木兰花

宋 晏几道

秋千院落重帘暮。彩笔闲来题绣户。墙头丹杏雨余花,门外绿杨风后絮。

朝云信断知何处。应作襄王春梦去。紫骝认得旧游踪,嘶过画桥东畔路。

《木兰花》原来是唐教坊曲,后来用作曲牌。它与《玉楼春》一样,都是七言八句,押仄韵。原来是两个曲谱,但是后人渐渐混填。

 

本首《木兰花》是小晏佳作。

小晏即晏几道,字叔原,号小山,是晏殊的幼子。晏几道的词风与晏殊相类似,在词坛上父子二人并称“二晏”。晏几道尤其擅长小令,小令到其手中发展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有词集名《小山词》。

晏几道的小令中有颇多金句为世人津津乐道,例如“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还如“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等等,用清代词评家陈廷焯的话说,那是“既闲婉,又沉着,当时更无敌手。”(《白雨斋词话》)

 

小晏长时间沉沦下僚,生活潦倒,又有一颗极敏锐丰富的诗心,他的词多是“纵情歌哭”,但是本首《木兰花》词却是一个例外。

本词虽然依旧的相思怀人之作,但是起笔却是不俗。

“秋千院落重帘暮。”第一句看似是一寻常景语,但结合第二句来看,便可读出“人去楼空”的惆怅,因此“秋千”、“重帘”、“暮”几个符号性语码就格外清晰地向读者传递了多重意思。

秋千,古时供处于深宅大院中的女子游戏玩乐的器具。秋千在古诗词中的“出镜率”非常高,李清照就有“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点绎唇》)这样的名句。本词中,人去楼空的院落,秋千架上,再也不见佳人嬉笑玩乐了,大有“黄蜂频扑秋千索,有当时、纤手香凝”这样的惆怅之感。

“重帘”烘托了环境的阒寂,再下一“暮”字,则顿起寂寥。

 

第二句“彩笔闲来题绣户”。彩笔指文采斐然。院落重帘暮、彩笔题绣户,这前两句用了崔护《题都城南庄》的诗意:

题都城南庄

唐 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但是小晏在第二句词中用了“闲来”一词,将万千沉重思恋用淡淡的一笔写来,蕴藉其中,含而不露。

上片最后两句有着象征的意味。

墙头丹杏雨余花,门外绿杨风后絮。

雨余之花比喻曾经的墙内之人,红杏沾雨,如泣如诉;风后之絮即是檀郎的行踪,漂泊无定,不可追寻。

 

过片两句“朝云信断知何处。应作襄王春梦去。”用宋玉《高唐赋》的典故,“楚襄王与宋玉游于云梦之台,望高唐之观。其上独有云气……变化无穷。王问玉曰:此何气也?玉对曰:所谓朝云者也……”朝云,就是楚襄王梦中所遇的神女。

诗人用这一典故形容所思之人已经杳无音讯,曾经的相知相守都已成为过眼云烟,大有“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唏嘘之感。

本词结尾两句,可谓是本词最精彩的下笔。“紫骝认得旧游踪,嘶过画桥东畔路。”

紫骝:骏马名。王昌龄《塞下曲》中有“莫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这样的句子。

 

最后两句,是说马儿认得曾经惯走的路,一路嘶鸣着,沿画桥东畔向着佳人的居处行去。

为何说结尾这两句是神来之笔呢?清人沈谦在他的《填词杂说》中写道:“填词结句,或以动宕见奇,或以迷离称胜,着一实语败矣。”意思是说词的结尾尤其重要,要么以转折宕起令人拍案称奇;要么惝怳迷离使人如醉如痴、回味不绝。小晏深谙此道,最后的结句落在骏马上,骏马尚且有情,何况是人呢?人该是怎样的情何以堪啊!

本首小令不似小晏其它词作的浓挚,本首《木兰花》流丽依旧,但是用词言情则更为含蓄淡远,结尾更是可称神来之笔。

 

分享到:
责任编辑: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