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历史  >  文化观察
早夏梅雨诗词八首清赏:梅实迎时雨 四月熟黄梅

2022-05-12 来源:腾讯文化

本文旨在了解古代的早夏梅雨和现代梅雨的区别。

现代气候学上的梅雨,是指的每年公历67月份的东南季风带来的太平洋暖湿气流,在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盘踞,形成的高温高湿的夏雨期,时间可以长达半个月到一个月。当代的天气预报,可以准确测出梅雨的时间段,

那么这段时间的“梅雨”实际上已经和梅子成熟没有多大关系了。因为从时间段来看,这是仲夏到盛夏期间,往往应对的农历的芒种夏至小暑节气,这已经是梅子成熟的晚期,乃至梅子已然过了果实期。

因为长江中下游江南一带的梅子的成熟期是在公历五六月,也就是农历的四五月份。

古诗词中的最开始的梅雨,是指的催熟青梅的雨。

 

因为梅花在中国广普种植,且梅树开花早,地域差异,气候原因,甚至小气候也会造成梅子成熟的时间段不一样。

所以古诗中的梅雨,和现代意义上的梅雨,是两码事。

一,梅雨,是指的梅花坐果之后迅速让梅子成长的雨。

二,梅雨,是指的某一区域,梅子黄熟的雨。

三,梅雨,是指的此阶段和麦子成熟相对应的雨,南方是农历四月,北方农历五月。

四,梅雨,是近乎现代气象学中,仲夏晚夏连绵的“霉雨”。

那么这就造成梅雨在诗词中的运用非常广泛,因为晚春也有梅子成熟,早夏也有梅子成熟,但是雨中梅子黄这种视觉情境美,总会让人生出饱满期待清新的感触。因为这是自然最美的回馈。

让我们看看几首早夏黄梅雨。那是真正梅子黄时雨。

 

”长廊连紫殿,细雨应黄梅。

浮云半空上,清吹隔池来。

集凤桐花散,胜龟莲叶开。

幸逢为善乐,频降济时才“。 薛道衡南北朝末隋初《 梅夏应教诗 》

这首诗,显然是写的农历入夏的雨。此时薛道衡在隋朝被重用,开府仪同三司,早夏时节参与皇家宴会,以沉稳矫健的笔力,写出了皇家宴饮的气派。

长廊连着紫色巍峨的宫殿,长廊外是细雨,正在滋润催熟此时的黄梅。

天上的云彩沉沉在半空,而音乐隔着池水已经响起。

为什么说这首诗写的是早夏呢,因为在这里,晚春节气的桐花刚刚凋谢,池塘里有荷花的叶子浮出水面。这是早夏风光。因为荷叶刚刚生长。

我高兴皇帝在这里宴请臣子,宴请各类人才。

通常这个季节的皇家宴请,是在农历四月初和立夏。

而这里恰恰写的是早夏的宴请。

这里的梅雨,是农历四月的细细夏雨,至少在隋朝的宫殿,梅子是逐渐在成熟。

 

”暄籥三春谢,炎钟九夏初。

润浮梅雨夕,凉散麦风馀。

叶暗庭帏满,花残院锦疏。

胜情多赏托,尊酒狎林箊。“唐初 · 李峤《四月奉教作 》

李峤早唐丞相。不是每年农历四月初一,都是艳阳高照,但是皇帝会在这天召集群臣,过首夏。比如这年这天,还下着跨越春夏的雨。

丞相李峤应皇帝的要求作诗,歌颂这天的盛会。

喧嚣的三春过去,炎热夏季到来,这是漫长夏季的第一天。

一场雨后,梅子在细雨中成熟,空气里都是那种润泽的香气,而此时雨后风凉,这是麦子成熟的好风好季节。

正是这样绿叶繁茂的早夏,雨水打残了花朵也不可惜,因为皇帝盛情,让我们尽情在树荫在饮酒。

那么这里的梅雨,显然也是农历四月的初夏之雨。

隋唐时期,历史上气温比前朝偏高,所以隋唐长安洛阳的宫殿里的梅树,都已经在早夏迎着细雨开始发黄成熟。

 

”南京西浦道,四月熟黄梅。

湛湛长江去,冥冥细雨来。

茅茨疏易湿,云雾密难开。

竟日蛟龙喜,盘涡与岸回。“ 唐 · 杜甫《梅雨》

注: 明皇幸蜀还,改成都为南京

最早专写梅雨的诗,是杜甫48岁,在四川成都,此时他已经有了安身之所,杜甫草堂。

因为唐玄宗曾经安史之乱逃到四川成都,所以将成都称为南京,是对应长安洛阳而言。

在这里,杜甫领略到了这里四月巴山蜀水的烟雨。

四月的烟雨,就已经催熟了梅子。

站在梅子黄熟的江边,浩瀚的长江水流淌,无尽连绵的早夏的细雨。

这雨水让茅屋潮湿,云雾郁结在草堂树梢。这是特殊的四川盆地的烟雨湿润的气候。

只有水中的鳄鱼,喜欢这样的天气,盘旋在长江的漩涡中,浮出水面呼吸游戏。

所以这里的梅子黄时雨,也是在早夏四月。

 

”梅实迎时雨,苍茫值晚春。

愁深楚猿夜,梦断越鸡晨。

海雾连南极,江云暗北津。

素衣今尽化,非为帝京尘。“中唐 · 柳宗元《梅雨(814年) 》

柳宗元的这首梅雨,写的居然是晚春,实际应该是谷雨。

此时的柳宗元是在湖南永州当地方官,已经九年。

这里的梅子,迎来晚春的雨水,迅速壮大,一片苍茫的梅子林,矗立在晚春烟雨中。

这里山区,还有凄厉的猿猴的啼叫,早上被山鸡惊醒。

但是这晚春滋润梅子的雨,是这样苍茫,仿佛海上的雾连着看不见的南方,而沉沉江云笼罩在江面。

烟雨之中,洁白的衣裳容易打湿污秽,却不是因为是在京城里热闹应酬所致,是这里连天的湿雨。

那么这里的梅雨,实际是梅子壮大成熟的雨,而且在晚春。

当然不能排除,有的梅子已经成熟,因为山地气候多变,十里不同天。

 

”四月黄梅雨,千山荔子风。

离亭独归处,回首意无穷。“南宋 · 黄公度《别吕守三首 其二 》(1144年4月)

宋朝的气温略低于唐朝,不过梅子在岭南成熟得早。

黄公度喜爱梅花,他本身福建人,又在广东做了十年官。

农历的早夏,江南的梅子或还青青,但是在广东福建,梅子此时就迎着四月的雨水成熟。

他送朋友在梅子荔枝的山间驿站,那是细雨黄梅遍山,青青荔枝挂果,好个烟雨壮观。

虽然是送人,他却久久停留在这里,要看细雨熟黄梅。

”四月到盘洲,长是黄梅雨。

屐齿满莓苔,避湿开新路。

极望绿阴成,不见乌飞处。

云采列奇峰,绝胜看庐阜。“南宋 · 洪适《生查子 其五 》

同样写到岭南四月的梅子黄的,还有南宋的洪适,盘州在桂林,唐朝就有十月梅花开,这里的梅子当然成熟早,晚春初夏,南方烟雨湿润,这雨,就是黄梅雨。

且这里地气潮湿,竹木屐踩在青苔上,都是一步一个潮湿的脚印,只好踮起脚,一步步开辟新路。

而登上了高冈,那是满山的细雨绿荫,天上奇云密布,各种乌云变化,宛如天上的山峦。

太阳肯定看不见,但是可以看到的是无限云彩下的湿翠山峦,绿得蓬勃,绿得清新。

而且最饱满的是绿叶下,一串串成熟和即将成熟的梅子。

夏云山雨,这里的早夏,何其浓郁青翠。

 

”镜湖四月正清和,白塔红桥小艇过。

梅雨晴时插秧鼓,蘋风生处采菱歌。

沉迷簿领吟哦少,淹泊蛮荒感慨多。

谁谓吾庐六千里,眼中历历见渔蓑。“南宋 · 陆游初夏怀故山(1171年4月)

46岁的陆游,这年初夏在陕西南郑幕府任职,出入的地方多是军营军塞,所见荒蛮,离他的家乡浙江山阴,距离遥远,风物迥异。

他思念自己的家乡,那镜湖的四月风气清和,江南水乡,白塔红桥,小船游弋在湖面上。

此时催熟梅子的下雨停歇的时候,农田里忙着水稻插秧,而菱花布满湖面时,就有人开始打捞新鲜的荇菜,唱着采菱歌。

虽然我在这荒远的北方,可是我眼前浮现的都是江南水乡渔船蓑衣的美景啊。

虽然在宋朝梅雨通常是指的五月梅雨,但是陆游这首诗,点出的是梅子正黄的家乡夏雨,在最真实的四月。那是他浙江家园最清晰的记忆。

”江南四月苦风波,细雨天寒柰若何。

梅子之黄如弹子,菘窠其白柰花窠。“ 南宋 · 苏泂梅雨

这也是写南宋真实江浙一带的四月,虽然多风多雨,江面也经常惊涛骇浪,但是这从海上来的早夏风雨,恰恰催熟此地的梅子。

你看那梅子黄黄,圆润如弹子,满地的大白菜,在雨水中白白嫩嫩,茉莉花开是一窝又一窝。是白菜白呢,还是茉莉花白哦?

这是写了江南烟雨早夏的美。有梅子黄,白菜白,茉莉香。

 

古诗中的很多梅子雨,相对写实,从晚春到早夏都有。细致辨别,很有立体情境感。

而人们逐渐将梅雨这个概念,延伸到仲夏和晚夏高温高湿的雨,和最初的梅子黄时雨,已经关联不大,却已经约定成俗,或者梅雨和霉雨同音,又有所交集吧。

现代气候学上的梅雨,基本已经延迟到梅子谢落的仲夏,梅雨来时梅子空。

所以此时有雨,是可入诗的真正梅子黄时雨。

初衣胜雪为你解读诗词中的爱和美。图片来自网络。

分享到:
责任编辑: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