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历史  >  文化观察
杜牧一首风流诗 惊艳千古痴情客 才华被低估了

2022-06-01 来源:腾讯文化

提起唐诗,人们自然会想到李白和杜甫,一个是诗仙,一个是诗圣。

而提起杜牧,人们只会说,这是“小李杜”,一个唐代挺厉害的诗人。

没办法,被李白、杜甫压着,唐代的任何一个诗人,最多都只能屈居第二。

连齐名都难。

实际上,如果按现代人的“流量观”来看,杜牧的诗,才是诗中的顶流。

他笔下的名句、仙句,实在太多,俯拾即是。

比如《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秋夕》: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江南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山行》: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寄扬州韩绰判官》: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过华清宫绝句》: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齐安郡后池绝句》:尽日无人看微雨,鸳鸯相对浴红衣;

以及那首人尽皆知的《清明》: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用追星族的话说,杜牧YYDS,永远的神。

当然,你不能说杜牧生不逢时,毕竟他生在唐朝,还是“京兆杜氏”之后,与杜甫同宗。

所以只能假设,以求安慰:如果杜牧生在盛唐……

众所周知,晚唐朝局混乱,“牛李党争”前后持续了40多年,与杜牧齐名的李商隐,因为夹在“牛李”之间,几乎要毁了自己的声名。

而杜牧也没好到哪里去,本是“天之骄子”,23岁就写出了《阿房宫赋》,25岁写下了《感怀诗》,都是千古名篇。

可是26岁中进士后,因受牛僧孺恩惠,反而受到李德裕的排挤,一直被外放为官,直到去世前两年才还朝,累官至中书舍人。

而他人生最辉煌的时刻,当属33岁那一年。

大和九年,公元835年,杜牧被朝廷征为监察御史,分司洛阳,马不停蹄上任以后,躲过了“甘露之变”的险恶风波,并在这里遇见了故人张好好——一代名伎。

并挥笔写就了《张好好诗》(摘取):

双鬟可高下,才过青罗襦。

盼盼乍垂袖,一声雏凤呼。

繁弦迸关纽,塞管裂圆芦。

众音不能逐,袅袅穿云衢。

这首诗共四十八行,为五言古诗,最牛的不是诗句有多惊艳,而是他的行书书法,也是杜牧仅存的墨宝。

要问这首书法诗有多牛?

纸本上有宋徽宗、贾似道、年羹尧、乾隆等一堆名人的鉴定印章,当年溥仪皇帝“北狩”之时,仓皇之中还不忘带走此卷,后为民国四大公子之一的张伯驹个人所有,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当初杜牧中进士后,一直没有获封,所以有近10年的幕府生涯。大和二年10月,杜牧应好友沈传师邀请,赴任江西团练巡官,沈传师有个弟弟叫沈述师,崇拜杜牧的文采,请求他撰写《李贺集序》,因此,杜牧常出入沈述师的府邸。

沈述师家中有一个歌女,名唤张好好,年芳13岁,容貌姣好,得杜牧喜爱,可能是对杜牧的风流之名早有耳闻,沈述师拒绝了杜牧的请求,率先一步把张好好纳为妾室。

无奈,杜牧也只好苦笑。

 

7年以后,杜牧在洛阳邂逅张好好,此时的张好好已经流落他乡,以卖酒为生,容颜早已不复往昔,杜牧心生怜悯之情,便写下了这首《张好好诗》。

实际上,杜牧虽然风流,常出入秦楼楚馆,尤其是在扬州、宣州两地时,留下不少风流韵事,但杜牧是很有同情心的,他曾作诗《遣怀》自嘲: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而他的风流韵事中,最著名的当属“十年之约”。

当时杜牧在宣州幕下任书记,听说湖州美女如云,便前去游玩,湖州刺史崔君素知他喜好,便把城中出名的名伎都唤来了,奈何杜牧一个也没瞧上。

为此,崔君素还举办了一场竞渡赛,让全湖州的人都前来观看,希望杜牧能挑选到合适之人。

杜牧挑选了一天,直到太阳快落山了,才在人群中发现一个妇人带着一个10几岁的小女孩。

于是杜牧双眼放光,一拍大腿说,就她了。

 

可是女孩当时还太小,母女俩又很害怕,杜牧就说:不是现在就娶,我现在官职还太小,等我十年,那时候我必然能官至刺史,到时候再来迎娶。

为此,杜牧先下了聘礼。

遗憾的是,杜牧14年后才获得刺史的职位,前去迎娶时,女孩已经是两个孩子的妈妈了。

杜牧后悔不已,可是是自己失约在先,无奈之下,作诗《叹花》感慨:

自恨寻芳到已迟,往年曾见未开时。

其实在扬州时,杜牧也和一个13岁的歌女留下过一段恋情,后奔赴长安,作诗《赠别二首》感怀。

赠别一: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赠别二: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这两首诗亦是杜牧笔下的名篇,每每被痴情男女所吟诵。

纵观杜牧这一生,他风流、潇洒,笔下文思泉涌,不拘小节,活得很开阔。相比之下,与他交好的李商隐,则活得小心翼翼,并且对功名的渴望也比较深,所以诗句中伤感幽怨颇多。

而杜牧可能出身比较好,当官随缘,晚年被调回京师后,他还屡次请求外放为官,所以去了湖州任刺史。

这也是杜牧的聪明之处,当时朝廷内纷争不断,一不小心就前途尽毁,所以待李宗闵、李德裕、牛僧孺、令狐楚都过世后,他才回朝,并在一年内连升考功郎中、知制诰、中书舍人,功成名就。

也就是说,杜牧很懂得韬光养晦,风流公子嘛,活得自由自在才是最好的,背后有“京兆杜氏”撑腰,身有功名,工资待遇都很好,何乐而不为呢!

所以,杜牧才是真正的人间清醒,几乎是所有男人心中,最理想的生活状态。

大概也正是因为他追求“享乐主义”,贪恋人间风月,所以他的诗作往往被世人低估了。

分享到:
责任编辑: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