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1月6日电 (记者 应妮)连续两年,中国歌剧舞剧院践行《舞上春》“线下演出+线上演播”并举的双演模式,将舞蹈演员训练考核课搬上舞台,打造出令人惊艳的“最美考试”。在此之上,还努力探索线上演艺路径与方式,给《舞上春》再叠加一抹创新之春意。据悉,从2021年到2022年,《舞上春》的全网曝光量合计超2亿。
“剧场里,我演,你看;在线上,我演,我们一起看。”
去年9月,2022版《舞上春》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首演。2个月后,中国歌剧舞剧院舞剧团业务考核展示《舞上春》线上演播在各大网络平台同时首播。
首播时,“主演与观众一起看”的互动创意,激发了很多即兴反应。当演员郝若琦看到镜头里捕捉到的眼神细节,一下就笑了起来,“我们舞蹈演员练就了一种瞄功,时刻用余光瞄准周围同伴,找位置找整齐。”
由于镜头的捕捉与放大功能,很多表演细节一览无余。一位观众看完首播后在微博发表评论说,“本以为隔着屏幕会缺失现场即时的体验感,却惊奇地发现不用受制于位置远近与视角偏正,无论大场面群舞还是独舞都看得一清二楚,比起线下远观体验,真有种赚到的感觉。”这种清晰感,既是舞剧团副团长同时也担任《舞上春》主创的朱寅也感触颇深,因为看到其中一位演员在细微处的进步而欣慰不已,“你看,他这个眼神现在就丰富多了。这种细节上的进步平时很难抓到,在视频里就可以看得非常清楚。”
据了解,两年来,线上版《舞上春》运用影视镜头语言和多种新技术进行数字化创新,诸如360度自由视角、子弹时间拍摄特技,以及最新的高清拍摄等,各种镜头及视角将演员表演的细节放大和突显,为观众带来了全新的观看体验。
值得一提的是,表演场景的改变,对团队考验也不小。中国歌剧舞剧院副院长许宁表示,剧场表演容错度高一些,肉眼捕捉能力没那么灵敏,小失误可能注意不到,可镜头的放大效应会让这些暴露无遗,这对舞蹈演员肢体完成度的要求也是最高的。“更为关键的难点还在于,横跨舞蹈与视频领域的复合型人才的缺位。”
随着《舞上春》线上产品的推出,摄制完成后,进入线上宣发阶段,北京天桥艺术中心的运营团队接棒与团方打配合,前者主要负责线上版的运营。
线上付费观看的群体是谁?他们的需求如何?与线下剧场消费人群重合度有多大?经过对目标观众群进行分析,运营团队发现二者非常相似,都是以喜欢舞蹈和舞台艺术的中青年群体为主,由此明确以用户需求为核心主导宣传策划和平台选择。
“线下演出的这种互动热情,反映出观众在与演员互动和交流方面,是有很强的需求。”北京天桥艺术中心副总经理杨树聪分析说,线上演艺缺失了剧场演艺的现场感,这就需要在线上演艺产品的功能设计上、尤其是互动性方面做出更多创新。为此,今年《舞上春》线上演播版首映前后,天桥艺术中心联手团方一起,策划并推出诸多线上互动新方式。包括前期宣传时演员空降微博超话、多位舞者入驻哔哩哔哩、首播时设置演员陪看视角及解说,首映中演员登陆直播间弹幕区与观众实时互动等等。
首映之后,这种观演的双向互动又从线上延续到线下的高清放映。今年《舞上春》演播版上线后,计划在多个城市的影剧院进行落地,推出系列高清放映活动,中歌舞剧团会分派由主创和明星演员组成的2到3人的小分队,赴各地参加高清放映前的观众见面会,与观众面对面互动交流之后再进行放映。目前已完成厦门和深圳的高清放映,反响十分热烈。
据悉,从2021年到2022年,《舞上春》的全网曝光量合计超2亿。截至2022年11月,线上演播版全网曝光量已达6236万,付费观看人数仍在不断攀升,这给了创作团队极大的信心。据许宁透露,目前中歌舞剧团已经开始着手明年《舞上春》的创意策划,计划将《舞上春》的拍摄与实景结合,将舞蹈演员的肢体美融入到自然山水之中。杨树聪则表示,演艺线上产品不是线下的补充或附属,而是一个独立的、符合互联网时代需求的新产品。它与线下的关系是同根同源。“通过运营《舞上春》线上演播,我们坚定了云演艺的发展信心,演艺云剧院会成为天桥艺术中心未来发展的一个新业务板块。”(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