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历史  >  心灵鸡汤
南怀瑾:老子告诉我们人生最大的秘诀是什么

2021-03-16 来源:腾讯网文化

它是道家学派的开山之作,它是被道教尊奉为“第一经典”的国学著作,它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的历史进程,更持续影响着我们的未来。

先秦诸子学说的研究中,当代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中将中国学术划分为子学、经学和哲学时代。

而就在近百年来对先秦的子学研究当中,诸子的学术脉络因为过于交错也难以梳理清楚,而老子已经成为一个标志,逐渐成为最为重要的学术点之一。

这是因为老子是最特殊的一个人,他的《道德经》同样也是古往今来,最令人捉摸不透的一本书。

国学大师南怀瑾致力于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他精通多种典籍,他就曾在一次演讲中问了观众这样一个问题:老子告诉我们人生的最大秘诀是什么?

谈起先秦诸子的思想,有法家、墨家、兵家、儒家和道家,但是我们会渐渐发现一个问题,人们对于《道德经》的争议要大大超过前几类。

比如最为人所熟知的儒家经典著作《论语》,人们对《论语》的争议仅仅出现在对于各个时期的流派和版本,比如古论语、齐论语、鲁论语等流派,在之后又有论语注、论语集解、论语笔解、论语集注、论语注疏等各个朝代流传的版本。

但是对于老子的《道德经》就不一样了,至今发掘的关于老子的资料,都没有一个具体的关于老子形象的记载,也没有一个统一的《道德经》版本。

甚至有人提出了一个疑问:“老子到底在历史上存在过吗?”而偏偏老子的影响力又确实存在着,足够与孔子并列。

可以说老子的《道德经》,虽然经过历朝历代的历史长河洗刷至今,但都没有人能够对此做出一个详细的论述,这是中国历史上从没有出现过的一种情况。

我们从来都没有怀疑过孔子的地位,但是对于老子的地位我们又面临着一种模糊的认知,关于老子的争议也从生平延续到他的方方面面,比如名字、家乡、官名和后人。

关于老子的争议始于西汉史学家司马迁,他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太史公书》,后人称之为《史记》。

在《史记》中,司马迁连续三次引用了同一个故事:孔子向老子问礼。

故事是这样的,孔子有一次对他的弟子感慨道:“鸟,我知道它可以飞;鱼,我知道它可以游;兽,我知道它跑得快。我用箭射鸟,用网捞鱼,用陷阱捕兽。但对于龙,它神龙不见尾,我今天看见老子,他就是龙啊!”

对于太史公司马迁而言,如果不是十分可靠的来源,是没有必要连续三次在不同的传记中提到。而他偏偏在《史记·孔子世家》、《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和《史记·仲尼弟子列传》都进行了引用。

但是即便司马迁单独为老子列传,但他也对老子捉摸不透,这也引起了后世的争议,而司马迁也很巧妙地对其进行了解释:“世莫知其然否。”

意思就是,在世上还没有人知道关于老子的说法哪种才是正确的,这也就够老子的身份抹上了一种神秘色彩。

如果说老子的生平尚且成谜,这还可以理解,但关于《道德经》比老子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日本现存最早的一部敕编汉籍目录《日本国见在书目》,著录了数十家汉家古籍,在“道家”条目中显示《道德经》注本多达40余种。

1927年中国的古文献学家王重民在《老子考》中统计,关于其注本已经多达450种,每个人对《道德经》的解释都有独特的看法,而不同版本的差异也越来越多。

一生只为研究学问,不喜奔波仕途的史学大家刘咸炘曾说:“古人之浅深难测,而毁誉相绝者莫如老子。”

有人把《道德经》看作阳谋,有人看作养生,有人看作修行,有人看作修心,还有人看作兵学......总之就像是千人千面,关于这本书也越来越神秘莫测。

南怀瑾对老子有独特的看法,他认为老子的著作《道德经》当中阐述了人生的哲理,是大道至理。

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老子·德经·第七十九章》

这句话按照典籍的意思是:你与别人深重的仇怨得到调解,也一定会有余留的怨恨,这怎么能说是妥善的办法?

这一句话说明了人的情感当中,喜欢埋怨的心理是天生就存在的,人的心理是非常微妙的,没有一个人是完全无怨的。

《西厢记》的楔子中有这样一句话:“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无语怨东风”,即便一个人没有别的事情可怨的时候,花落水流之时,都也要去埋怨一阵东风。

在社会心理学当中,对于囚徒困境曾经做出过这样一种解释:那些无条件地对其他人采取信任和合作态度的人经常使自己陷入不利的境界。

所以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讲,我们都会过分在意于自己的利益分配,当我们的付出与得到之间的比例不吻合的时候,我们就感受到了:不公平。

我们所知觉到的不公平,体现在方方面面,比如别人的贡献没有自己的大,但得到的却比自己的多,我们就会感到不满和恼火,但通常却是不会表露出来,而只是沉重地咽了下去。

这其实也是另一种的怨恨,只不过这种怨恨更加隐蔽,伤害却更大,因为没有发泄出去,日久天长势必会爆发出来。

我们常常用一种已经逐渐趋于中性的词语表达这种情感,被埋起来的怨恨:埋怨,虽然字面意义减轻了不少,但其威力却远超抱怨,如果长期将会形成怨念。

老一辈人常常责备现代的年轻人不满足现实,但这种不满于现实其实是古今中外的通病,即便老一辈人也难以逃外。

当不满于现实的年轻人变老了,跟不上时代了,照样会有自己不满于老年的现实,就像和年轻人不满年轻的现实一样,每一个时代,任何人都不可能满足于现实的。

普通人想要面面俱到,实际上是不可能的,因为当你把大怨化解为小怨,那些小怨又会变成大怨。

所以真正要达到天下无怨,人人无怨的境界,那就已经是圣人了,但圣人却不要求达到天下无怨,因为圣人知道那是做不到的。

因为我们对于是非的看法并没有绝对的标准,而这个标准又往往根据时间观念,空间观念的改变而改变。

就像是10年前被众人争先吹捧为潮流的服装,过了几年就发现看腻了,已经淘汰了;就像是10年前潮流的发型,又过了几年发现有点“非主流”,已经过时了。

就连电子产品,我们都要保持着几年一换,几年一换的水准,这不是因为我们的电子产品不能用了,是因为出现更好的,而以前先进的电子产品也逐渐沦为电子垃圾。

所以任何事物,都是在时空的环境下人为心理变化决定的,圣人也不要求天下至善,老子希望通过这句话,让每个人不必过分责备他人,只要坚持自己的原则,做好自己就可以了。

世人常常按照圣人的标准去要求对方,对别人要求十分严格,但往往却没有严格要求自己,圣人的大道就是把握自己的原则,不苛责于人。

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老子·德经·第七十九章》

这句话的意思是:圣人保存着借据,却不要求别人偿还,有德行的人像掌管借据,没有德行的人像掌管税收那样计较,自然规律是没有偏爱的,总是与善人同行。

国学大师南怀瑾对此有不同的解释,他认为老子说的这句话体现于领导方面,圣人之道就是只把握原则,却不求设定规则,而没有德行的人就到处设定规则。

在管理学当中,这句话对我们启发也很大:应该放开手脚,而不是去制定各种严苛的规则,因为规则总会有漏洞的,会让其他人去钻规则的牛角尖,而不去关心实实在在的工作内容。

如果只按照字面意思进行理解,我们也可以找到自己的答案,我们大部分人都不是圣人,所以是达不到圣人的境界。

面对别人的借款我们出于好意,会尽自己所能帮助别人,但是现实不是理想世界,别人的借款间接影响了我们的感情,我们会对此耿耿于怀,担心对方没有能力还清钱款。

即便是亲情,古话都有言:“亲兄弟明算账”。特别是当别人将欠款不管是出于大意还是故意遗忘掉的时候,我们都分外纠结,一方面想不伤害双方感情,另一方面又想拿回自己的钱款。

有人在经过无数次类似的教训之后,调侃地说出这样一句话:“以后别人借钱,我借完就当没这一回事,相当于把钱丢了,如果对方能够还钱,那自己就是赚了。”

这一句话可以说把自己的经验体现得淋漓尽致,这也是个人为了避免钱款影响到感情的另辟途径,我们都不是圣人,但只能用一种妥协当做自己是圣人。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这句老子的名言阐释了天道是公平的,不是说你每天拿着贡品去祭拜,天道就会偏爱于你,而更多地取决于有德有善,自得感应。

这一说法有点类似于“信则有,不信则无”,但却并不是玄学,因为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我们可能一生都处于尴尬的碌碌无为之中。

而如果我们能够心怀善意,自始至终贯彻自己的原则,终究是活得自在一些,而别人也会对我们善行给予认可,相比较平时恶贯满盈的人来说,我们也会多一点机遇,这是可遇不可求的。

南怀瑾作为一名国学大师,也许这句话可以阐释老子的大道至理,而这句话也是我们人生的最大秘诀:如果人想做得面面俱到,那就绝对做不好。

分享到:
责任编辑:梦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