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历史  >  热点
南方人那么重视宗庙和祠堂 为什么北方却几乎没有

2021-08-13 来源:腾讯历史

我国南北方地区自古以来都有非常多的差异,但要深究其中原因却是非常不容易的,从大致上讲,气候、饮食、文化、风俗、地理位置等等都是构成这些差异的主要因素。正所谓生活在不同地区环境的人,久而久之就会形成当地固有的生活习惯以及风俗习惯,而在前段时间的影视剧破冰行动里,林氏族人商议大事以及处理族人都会在祠堂里举行,这引起了广大观众的热议。祠堂对于南方人来说并不陌生,而在北方却非常少见,这是因为在历史上北方战乱多,所受到的文化冲击次数多,导致北方几乎没有祠堂。

首先,在历史上北方战乱多,宗族观念相对较弱。纵观我国古代历史,北方历来都是经常发生战乱的地方,历来中原王朝都受到如匈奴、西夏、蒙古等游牧民族的虎视眈眈,因此北方地区一直都是战乱不止,这也导致北方百姓为了躲避战乱而被迫搬迁,所以北方在历史上经历了闯东关等多次的人口流动,而频繁的人口流动使得同一姓氏的族群开始分散,因此北方人对于宗族概念没有那么多强烈,同时北方游牧民族的不断融入,使得宗祠文化在中原文化和外族文化的相互渗透下不断淡化。而相比之下,南方地区战乱比较少,有稳定的生活环境以及肥沃的土地,使得南方的农耕业以及经济文化得以稳定发展,非常有利于壮大宗族势力,因此在儒教文化以及礼教文化的熏陶下,南方地区形成了浓厚的家族关系,人们开始修建祠堂,建立自己的族谱,因此形成了南方多祠堂而北方几乎没有的情况。

然后,由于历史上多次受到文化冲击而造成了北方祠堂少的现状。众所周知,北方在历史上曾出现过胡汉杂居的时期,当时胡汉人民通婚混血,因此对中原传统礼仪文化也开始变得越来越不重视,并且经过五胡乱华、安史之乱等事件之后,中原地区的汉人不断南迁,因此使得广东、福建等南方地区的宗族观念更加强烈,其次历史上曾出现过破旧运动,当时北方距离政治中心较近,因此北方地区受到的文化冲击也是最大的,当时北方地区很多古建筑、寺庙、祠堂等都受到巨大的破坏。而南方地区所受到的冲击相对来说比较少,大部分祠堂都得以保存下来,比如在广东和福建等地还可以看到历史悠久的祠堂。

最后,祠堂不仅承载了历史文化的韵味以及宗族文化的信仰,更是能让后人感受到宗族文化的象征。

分享到:
责任编辑:佳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