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历史  >  热点
朱元璋开国后诛杀功臣 从围剿陈友谅时就埋下伏笔了

2021-09-05 来源:腾讯历史

朱元璋作为大明王朝的开国皇帝,他的功绩是不能忽视的,但是他也留下了很多不光彩的事情,最典型的就是他对以前的有功之臣丝毫不留情,这和刘邦有一拼,很多跟朱元璋打天下的兄弟都被斩首,其中也有胡惟庸等举足轻重的人物,朱元璋的这个特点其实在围剿陈友谅时就已经埋下伏笔了。

在元末,出了大元朝廷,出现了许许多多的起义军,其中也有朱元璋的义父,朱元璋也从一个和尚摇身一变成为了以为先锋将军,等到义父死后,朱元璋顺理成章成为了第一领导人,而且率军攻下了南方重镇金陵城,成为了最大的起义军,这让朝廷不满,也让其他起义军气愤。

除了朱元璋,当时还有两个大军阀,一个是陈友谅,一个是张士诚,陈友谅率先动手,决定率全军踏平金陵城。

或许因为朱元璋是最后的胜利者,所以史书上或多或少贬低陈友谅,说他相貌丑陋,贪财好色,而且对军士非常严苛,但实际上陈友谅是一个军事人才,能够在众多将领中绝地反击,脱颖而出足以证明这一点。

朱元璋相对于陈友谅来说作战经验非常少,在朱元璋当上领导人之前,陈友谅就已经征战南北了,于是陈友谅消灭朱元璋的心情是非常急切的。

为了点燃士气整肃军纪,陈友谅在大军出发前就亲自斩杀了督造火炮不利的叔叔,这让全军震动,而且立下誓言:三十天踏平金陵城,取朱元璋项上人头。可惜未能如愿,仅仅一个洪都城,就阻挡了陈友谅一百多天!

百天之后,朱元璋率大军杀至,没有戒备的陈友谅大败而归,但是陈友谅分析了当时的情况,做出了一个决定,那就是重赏败阵而归的将领们,只有这样才能笼络人心,当时朱元璋势大,如果再惩处大将很有可能激起兵变,这样的方法果然让士气高涨,在下一战中,以绝对优势击溃了朱元璋的军队,而面对战败的结果,朱元璋却选择了诛杀战将!

当时陈友谅的军队不管是在战船上,火炮上,还是在士兵的水性上都碾压朱元璋,朱元璋的军队大多来自江北,不熟水性,首次在江面上上作战肯定水土不服,再加上装备差距让很多人出现了畏战情绪,结果朱元璋振奋士气的方法只有一个字,那就是:杀!

就这样,首批战败的将领全部被斩首了,但是这并没有挽救战局,也没有激励士气,在第二次交战中朱元璋再次铩羽而归,被陈友谅打得落花流水,而这次军士也没能逃过惩罚,在汤和、徐达的极力劝阻下才免除了死罪,而常遇春镇守的关隘也遭到了偷袭,常遇春也被朱元璋重重责罚。

在徐达求情时,朱元璋说了一句非常让人心寒的话:“如果畏战的是你徐达,我也会砍你的头。”从这句话就能看出朱元璋不会在乎你过去的功绩,只要你犯错,就必须受到惩处,甚至是被斩首,这也是朱元璋在胡惟庸案中痛下杀手的原因,就连李善长也未能幸免。

朱元璋的兵败和将士们畏战的关系并不大,这就像三国时期的曹魏和东吴水师在江面上作战一样,一面是轻车熟路,一个是大姑娘上轿,战力会严重受损,而朱元璋却没能体会到其中的难处,只迁怒于将士,这是非常不应该的。

在朱元璋开国之后,大部分兄弟都因各种罪名受到了牵连,朱元璋很早就体现出这一点了,在他的眼里只有犯错和不犯错,没有骨肉兄弟,这样的君王好不好呢?

分享到:
责任编辑:佳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