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历史  >  热点
李贺写下天若有情天亦老 直到宋朝才对出下句

2022-01-19 来源:腾讯文化

唐朝是一个国力空前盛大,影响力极其深远,文学艺术极为广博的时代。每当提起盛唐时期,我们就会想到浪漫、多情、繁荣等字眼。而唐诗,更是人类文学史上的一项宝库,诞生了不少璀璨的作品,大小李杜、诗魔、诗神、诗狂、诗佛……每一位诗人的作品我们都能信手拈来。

即便是诗鬼李贺,他的一句“天若有情天亦老”一出,一度成为唐朝绝对,唐朝那么多大名鼎鼎的文人墨客,硬是对不上一句工整又有格调的下句来。直到宋朝,下句才终于被对上,而这个对对子的人,叫做石延年。这句诗到底有何魅力?对出下联的石延年又是谁?为什么别人绞尽脑汁也没想出来的下句,在他这里却轻轻松松就能作答?今天就来说道说道。

天若有情天亦老

而今的我们,对于天若有情天亦老都并不陌生,就这一句,有人用它做影视剧的名字,有人拿它做题记,也有人拿来写小说。而即便是诗歌,我们也总能在说完天若有情天亦老之后,下意识地对上一句“人间正道是沧桑”。这其实就充分说明了这句诗的魅力,以至于即便是千百年后,人们还是喜欢用这句吟诗作对,创作艺术。

事实上,这首诗最初是出自李贺之手。这个与李白、李商隐一并被称为“三李”的男人,《雁门太守行》与《李凭不能引》都被选入了学生课本,出名的诗句有“男儿何不带吴钩”“人生所贵在知己”……

而最出名的,还是文中要探讨的这句“天若有情天亦老”。这首诗写于李贺从京师赶往洛阳的途中,当时的李贺因病辞职,面对唐朝的现状,心中忧愤,百感交集而作。而说的是因病,其实是报国无门,当时的李贺深感国家正处于兴亡的关键之际,作为“唐诸王孙”的李贺,急切地想要为这个国家做点什么,所以不辞辛苦地赶往京师,想要报效国家,一展作为。

可惜天不遂人愿,来到京师后的李贺遭遇的除了碰壁还是碰壁,多次尝试无果之后,终是郁郁而返。

途中,他听闻西北战事,又看见沿途百姓之苦,不禁潸然泪下地作了这首《金铜仙人辞汉歌》。这首七言诗共有六句,引用的是旧事,折射的是今人,在倒数第二句的时候,他写道“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更是痛彻心扉的向天呼告,指出如果天有感情的话,也会为这一份伤心而变得衰老,极大地渲染了感情,引起了不少人的共鸣。

所以在之后的很多年来,都有人将这一句单独拿出来不断品读、探讨,觉得它意境深远还能承前启后,实在是难得一遇的佳句。看得多了,文人们也就纷纷摩拳擦掌,想要以此为头,对上一句下联来,但是之后的很多年,都没人能够成功对照上来的。

或许是因为当时大唐的国力衰微,人们长年为生计所苦,已经没了这份闲情逸致对诗了吧。

迟来的下联

这句诗出来后一百年间,不断有文人想要尝试对仗,但是他们对的下句好似总是缺少一些意思。

这句诗真的难对么?难。因为对联要求的不仅是字数、平仄,还要求虚对虚,实对实,上联有的字下联不能再有,而上联表达的意思下联必须相关,而且韵律要和谐,情景要交融,表达的意思不能太平淡……综合下来,要对上这句也就难了。

从现在视野来看,毛主席当年的那句“人间正道是沧桑”其实是很好的一对,但是要对出这样的一句,要求的不仅是扎实的文学基底,还要求远大的眼光与内在的丰富,很难有人做到的。

好在,这句诗在宋朝时也终于有人对出了一句不错的下联,那个时候正是宋朝稳定时期,文化繁荣起来后,不少人又拿出了这句跃跃欲试。

这时候,有个叫做石延年的年在一次和朋友饮酒作乐的时候,无意中又谈到了这句,已经有些醉意的石延年就颇为意气地表示,这有什么难度,他这里就有一个下联。

石延年的朋友们立刻问他,只见他缓缓说道:“月如无恨月长圆。”

从用词、韵味、意境、平仄等各方面来看,这一句确实都能一一对上,朋友们纷纷肯定于石延年的才气,这个下句也就广为流传起来。而就算是把这句“人间正道”句来作为类比,其实除了格调上的一些差距,其他很多方面还是十分可圈可点的。

只是很可惜,这个石延年虽然对上了此句,之后却没有什么名句留下,只是根据记载,他应该是早年考取了功名,之后虽然经历了一些不如意,但始终积极应对,还劝自己的朋友不要丧气。后来的他倒也被人赏识,当了几年官,甚至得到了皇帝的赏识。

然而石延年却有个爱喝酒的坏毛病,哪怕是皇帝劝他他也不听,最后也因为酗酒而英年早逝,让人颇为遗憾。

结语

李贺的这句诗无疑是十分优秀的,之后的石延年对上的下联虽然看似少了点什么,其实已经是非常出众了。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好的作品,无论是诗词还是画作,抑或是其他成品,我们可以发现,其实都是源于生活而服务于生活的,只有贴近人民共同的情感的作品,才能更具生命力。

而与此同时,石延年的故事倒也给了我们一些新的启发,比如上联的“有情”,很多人都会下意识想到它的反面“无情”,然后挖空心思的去想还有哪些“无情”的其他表达,可以拿来对在下联里,这样其实也就陷入了一种思维误区。

而石延年的“无恨”,看似简简单单朴实无华,但从跳出窠臼这一条其实就超出很多了。若说上联是李贺的一声长叹,下联则是石延年的一句鼓励,也无怪乎即便是身处逆境,石延年还是总能泰然自处,还劝他人乐观了。

分享到:
责任编辑: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