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从事帮教志愿者多年,发现邪教痴迷者中女性要远远多于男性,有相关研究也印证了这一点[1]。笔者从心理学的角度解读这一现象,并希望提出有效的帮教建议。
一、女性痴迷邪教的一般心理原因
(一)得不到满足的心理需求
有研究发现[2],绝大多数邪教痴迷者是在邪教组织的引诱与蒙骗下,为满足各种心理需求而加入邪教的。加入“法轮功”邪教组织主要是为了祛病健身,修炼自身,加入“全能神”邪教组织主要是为避灾保平安等。她们往往社会经历曲折,更注重邪教的功利价值,而邪教组织表现出的虚假的互相关心和所描绘的美好图景使她们仿佛找到了一种化解危机和心理紧张感的方式。
1.安全需要得到满足。安全需要是人类最基本的底层需要,许多长期被疾病困扰的女性在“不打针、不吃药即可治病”的诱骗下加入邪教; 一些迷信思想严重的女性则被“末日论”恐吓,渴望通过邪教来保佑自己和家人。如卢某,因长期有严重妇科病,碍于面子不去医院就诊,同时经常遭受丈夫家暴,而选择离家出走,全心从事邪教活动。
2.情感和归属需要得到满足。一些遭受亲人亡故、婚姻或爱情不美满、家庭暴力、家庭结构残缺等创伤的女性企图在邪教中寻找情感慰藉。她们具有强烈的情感与社会交往需要。而邪教组织以其丰富的集体活动,“有目的”给予的情感关怀或小恩小惠,从而赢得了她们的好感。如张某,因丈夫长期出轨而对婚姻生活不满,躲进邪教寻求精神的寄托。
3.自尊需要、成就需要等高层次需要。她们由于性别歧视、经济和社会地位低下、自身能力不足等原因而严重自卑或心理失衡,而邪教组织宣扬的“往高层次带人”“做好人”等歪理邪说以及成为邪教骨干成员所能赢得的威信和号召力恰好填补了她们内心的空缺。如李某,只有小学文化,由于文化水平低,吃尽了没文化的苦,对现实生活非常不满;加入邪教后,感觉自己受到了“重用”,找到了自己的“价值感”,出门前呼后拥,虚荣心也大大得到满足;于是把全部家当奉献给邪教,在邪教泥潭里越陷越深。
4.自我价值的需要。这类寻找自我成长的女性则对邪教有更鲜明的信仰需求,邪教组织满足了她们寻求“真理”和“人生信仰”、追求神秘体验或提升自我道德的愿望。例如,“法轮功”打着所谓“真理”“科学”的名号,对人生、世界、宇宙的某些终极问题进行看似高深的解说,并宣扬教主具有特异功能。这极大地吸引了对人生感到迷茫、喜爱探索奥秘、向往神秘体验的女性。尤其是部分受过良好教育的女性愤世嫉俗、理想主义倾向明显,或自恃清高、感到与社会格格不入,邪教所描绘的“理想天国”以及“真善忍”“做好人”等邪说契合了她们的思想。如胡某,大学文化,自恃清高,以自己的标准作为评判一切的准则,对社会负面事件不能正确对待,认为是社会败坏,而自己“修炼”才是所谓的“好人”。
(二)从众心理使女性有较高的盲从性
从众是个人在社会群体的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转变原有的态度,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这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社会心理现象。社会心理学家认为,从众行为是由于在群体一致性的压力下,个体寻求的一种试图解除自身与群体之间的冲突,增强安全感的一种手段。个体采取行动时,一方面可能按照自己的意图和愿望,另一方面也可能根据群体规范、领导意图或群众中大多数人的意向而人云亦云。由于人们认为随大流总是安全的,不担风险的,所以在现实生活中,不少人喜欢采取从众行为,以减少内心冲突,求得心理上的平衡。
心理学研究[3]认为,总的来说,女性的从众心理要强于男性。调查发现[4],女性邪教痴迷者多是受他人影响加入邪教组织的,且除了部分女性是受其他传教者影响以外,大多数女性都是在家庭成员及其他亲属、朋友、同学、同事、邻居等熟人的带动下加入邪教的。其中,由于女性普遍与家庭关系较为紧密,受家庭成员及亲属的影响较大,往往表现为妻子跟随丈夫、女儿跟随母亲、妹妹跟随姐姐,呈现出弱势一方跟随强势一方加入邪教的形式。邪教痴迷者与周围痴迷邪教的群体不断交往互动,接触的全是宣扬邪教的信息而非反邪教信息,这使她们更加痴迷邪教。
其次,“他人在场会增加唤醒和驱力”[5],助长了女性邪教成员的兴奋感。在集体中,邪教成员之间不断重复着相同的思想和行为。在与外界几乎完全隔离的状态下,每一个邪教信徒所表现出来的痴迷和狂热状态都相互影响、相互强化,这种集体暗示使膜拜行为效率大大增高,信徒会达到一种忘乎所以的状态。
再次,处于群体中的个人如果不从众,就可能面临群体的排斥。女性由于重视人际关系,特别善于通过从众维持团体的和谐,因此她们往往会为避免承受被群体拒绝的压力而跟随教主和其他成员实施犯罪行为。更何况一些邪教组织内部还设有专门的“监察组”,随时监视信徒的行为,使信徒不敢有任何反叛行为。最后,邪教群体的信仰机制也容易导致极端的“团体自恋”。当邪教成员遇到任何不利于组织的言行时,群体内部会自动形成强烈的对立情绪,引发信徒与外界社会的矛盾冲突,进而可能产生大规模扰乱社会秩序的群体犯罪行为。
二、帮教建议与对策
女性邪教痴迷者本身具有的心理缺陷使她们对邪教的易感性更强,帮助女性远离邪教,不仅是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必然要求,也是保障女性个人权益的应有之义。
(一)社会层面
1.提高和健全女性的心理素质
一是开展女性心理学知识的普及教育。各社区特别是各级女性组织应积极对广大女性开展女性心理学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学校从中学开始,也要有重点地加强对女生的心理学知识教育,培养她们良好健康的心理素质、独立的思考能力、良好的心理状态、独立的人格,从而提高应对邪教诱惑的免疫力。
二是开展针对女性的互助团体。社区可以组织针对单亲妈妈、离婚女性等各方面的互助团体,定期开展团体活动,引导在生活中处于弱势的女性利用团体的力量解决问题,从而减缓生活压力。
2.大力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
科学是识破一切邪教的照妖镜,然而,掌握了较多的科学知识并不一定就能自觉抵制邪教的侵入。从笔者作为反邪志愿者的经历来看,“法轮功”痴迷者中的女性,有的是有着较高学历的知识分子,她们一旦陷入邪教组织后,比那许多些文化水平低的人更坚定更顽固。这充分说明,仅仅拥有科学知识并不等于掌握了科学精神。
所谓科学精神,是指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就是要用科学的观点来看待分析一切事物。只有切实掌握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才能自觉抵制一切反科学、伪科学的歪理邪说。
因此,我们一定要大力倡导和弘扬科学精神,注重科学精神的培育,注重科学知识的普及。充分利用视频号、自媒体等新兴媒体,加强对正确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宣传力度,真正做到从思想深处摆脱愚昧的束缚,从而自觉抵制形形色色邪教的诱惑。
(二)帮教者层面
要克服说教的习惯,不带批判地共情、理解邪教痴迷者,帮助其打开心结。对于已经进入邪教组织且被洗脑的人员,“耐心的说服教育”是需要的,但是往往很难达到良好的帮教效果,因为说服教育往往建立在受害者是不对的、无知的基础上,这是对受害者的一种否定。最好的方法是首先认可他们是受害者,他们绝大多数是无辜的,只是被一时的利益冲昏了头脑,在此基础上的疏导教育工作才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帮教者要重视心理学知识的学习和应用。充分采取心理矫治、思想教育、家庭帮教、社会救助等综合措施帮助女性邪教成员认清邪教本质、实现思想转化、回归正常社会生活。
在教育、引导过程中,准确把握参与邪教人员从痴迷到觉醒各阶段的精神需要,在与邪教痴迷人员沟通过程中,通过嘘寒问暖、拉家常、谈心等方式满足其交往的需要,逐渐使其建立起对帮教工作者的信任感,搭起交流平台。帮教工作者从历史、文化、哲学、道德、逻辑、法律、现实等诸多方面进行比较分析,把正面教育、析辩教育与思想交锋结合起来,在管与教、析与辩、说与劝、矫与治的过程中,解开其痴迷的心结。
(三)家庭层面
良好的家庭支持是邪教痴迷者迷途知返的重要动力。家庭始终是帮助邪教痴迷人员的最主要、最有力、最关键的力量,家庭也是他们摆脱精神控制之后的归宿。所以,家庭成员的态度和表达方式始终是影响他们的重要因素。
作为家人,在劝导时要掌握“三不”原则:不要过分紧张和指责,不要表示过多的不理解和疑问,不要企图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轻易地使对方明白。而要一家人齐心协力寻找导致其加入邪教组织的家庭因素,调整好家庭内部的社会心理气氛,尽快使家庭生活进入有序的良性状态,通过对过去美好生活的回忆促使其人格的回归,推动其尽快进入正常的生活。比如陈某,出生于旧社会,年轻时吃过很多苦,好不容易苦尽甘来,却因退休后精神无所寄托,走入邪教。而儿子女儿对其行为表示无法理解,觉得家里生活很好,老人家是“吃饱了撑的”。经过志愿者的协调,帮助陈某儿子女儿认识到家庭沟通的问题:儿子女儿太急于表达自己的孝心,对陈某的生活都是直接“安排”,从而忽略了陈某内心真实想法,导致陈某有被忽略的感受,内心无处倾诉,情感无处寄托,从而被邪教蛊惑。陈某儿子女儿找到了问题所在,在全家人的努力下,及时调整沟通方式,陈某最终获得了幸福美满的晚年生活。
总之,反邪教之路任重道远,需要全社会共同的努力,从根本上铲除邪教滋生土壤。
参考文献:
[1]陈青萍,《精神控制论——从临床心理学视角分析膜拜现象》,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136页。
[2]吴宗宪,李易尚:《当前我国女性邪教犯罪原因分析——以S 省女子监狱160 名女性邪教犯罪人调查为基础》,法学论坛,2020年9月,第5期(第35卷,总第191期),第61-72页。
[3]刘宁等人,《克服女性心理弱势 防范邪教诱惑》,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第26卷第1期,第71-74页。
[4]李维意:《邪教暗中发展的规律研究》,科学出版社2016 年版,第136 页。
[5][英]迈克尔·艾森克:《心理学:国际视野(下)》,吕厚超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8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