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凯风专区  >  今日推荐  >  2025
佛教人士谈:佛教的演化与附佛外道现象之研究(三)

作者:陈星桥 · 2025-04-07 来源:中国反邪教网

(接上文)

(二)印度历史上的附佛外道举例

1、最早出现的附佛外道:佛陀堂弟提婆达多随佛出家,后来欲以神通获取名利、分裂僧团、图谋佛陀教主之位,多次谋害佛陀不成,另组僧团,堪称一切附佛外道的始祖。玄奘法师西天取经时还听说仍有崇奉提婆达多的僧团存在。

2、小乘佛教中的附佛外道:比较著名的,是由上座部分化出来的一个派别“犊子部”,尊奉《舍利弗毗昙》。这一派最大的特点,是认为有一个"不可说我"的存在,是佛教中少见的"有我论"者,也因此常受到其他小乘部派及大乘佛教的攻击,指称他们为附佛外道。他们认为,"诸法若离补特伽罗,无从前世转至后世,依补特伽罗可说有移转"。他们的学说,影响到瑜伽行唯识学派,立阿赖耶识为生死流转的根本。

3、大乘佛教中的附佛外道:比较著名的是“方广道人”。方广,即方正广大之意,系指大乘。道人,即“学道之人”意。就语义而言,系指大乘之学者。但他们恶执大乘方广之空理,而堕于空见。如龙树菩萨《大智度论》卷一载:“更有佛法中方广道人,言一切法不生不灭,空无所有,譬如兔角龟毛常无。”这一派学者误解大乘空之真义,执着于空之思想(即恶取空),不承认因果,主张虚无主义,因而被认为是附佛法之外道。吉藏法师《三论玄义》中说:“二学大乘者,为方广道人,执于邪空,不知假有,故失世谛。既执邪空,迷于正空,亦丧真矣。” 方广道人类似于中国的狂禅、野狐禅。

4、密乘佛教中的附佛外道:密乘佛教分为四续部,即事续部、行续部、瑜伽续部和无上瑜伽续部。其中,无上瑜伽续部,建构有复杂的理论和修持体系,涉及人体和器世界的生灭规律、物质和精神的关系,具有生成和圆满二次第修法,据说属于“即身成佛”的大成就的修炼。但其中掺入了大量印度教“性力派”的内容,严重背离佛教戒淫断欲才能成佛的正见和律制,被南传佛教、汉传佛教和学界公认为“附佛外道”。

(三)中国汉族地区的附佛外道举例

中国汉族地区的附佛外道,早在南北朝时期即已出现,宋元以降,更是大量涌现。这些附佛外道从其攀附的佛教教义和宗派来看,主要分为四大信仰系统:弥勒信仰、净土信仰、禅宗信仰、密宗信仰。

1、攀附弥勒信仰系统:利用佛经《弥勒下生经》中弥勒下生成佛说在社会上的广大影响,迎合民众不满现实、憧憬像弥勒佛那样的救世主及早降世的社会心理,兴办“香会”,秘密结社、揭杆造反。

如北魏五城郡胡人冯宜却、贺悦回城,隋代唐县人宋子贤、扶风沙门向海明,唐贝州王怀古、怀州沙门高昙晟、四川万年县女子刘凝静、延州白铁余,皆假称弥勒佛造反。

明初打着弥勒信仰旗号的“白莲教”虽遭禁绝,然其弥勒降世说与道教思想混合,演变为诸多民间秘密会社共同信奉的”三佛应劫“”三阳劫变“说,依弥勒下生说编造的《弥勒三会说》、《五龙经》、《大圣弥勒化度宝卷》、《弥勒古佛救劫编》等伪经,流传于各教门中。明清两代,假三佛应劫、弥勒降世说起事造反者仍持续不断。皆假称弥勒佛造反。

▲伪佛经《佛说弥勒定劫聚宝五公真经》手抄本局部

▲杭州飞来峰弥勒佛石刻佛像

为什么佛经明明说弥勒菩萨须经过五十六亿七千万年、人寿达八万四千岁时才会下生成佛,却仍有许多人号称弥勒佛应世,并有那么多的人相信并跟随其起义造反?背后的原因值得深思。

2、攀附净土信仰系统,以“白莲宗”为代表:“白莲教”由南宋初吴郡僧茅子元创立的净土宗系的“白莲宗”演变而成。茅子元自称“白莲导师”,依天台宗义理制《晨朝礼忏文》、《圆融四土图》等,僧俗弟子称为道人,循宗门、宗法形式传播,劝人茹素念佛,将净土教义世俗化,开男女同室共修净业、在家人主持寺庙之先例。据《佛祖统纪》卷四十七载,该宗教徒禁食葱、乳,严守护生之戒,不杀生、不饮酒,号白莲菜,又称茹茅阇梨菜。后有小茅阇梨继承子元之教,盛行于南方,渐生风俗坏乱之弊,甚至以男女通淫吸引人,演变为外道“白莲教”。元代流传的“白莲教”,已杂糅了弥勒教、摩尼教、道教的内容,衍生出许多流派,明清以来诸多会道门,都被看作“白莲教”的衍变。

▲反清复明的“白莲教”起义

“白莲宗”的出现 ,是佛教日益穿透社会、深入民间的产物 ,实质上是对佛教世俗化的一种尝试。从结果来看 ,这种尝试并不成功 ,特别是与组织形式世俗化的非凡成就相伴而生的、见地行履诸方面的嬗变之迅速、分化之激烈 ,远非立宗者始料能及。就根本性质而言 ,“白莲宗”属庶民佛教团体 ,是佛教净土宗的一支。“白莲教”则从一开始就是附佛外道 ;它表面崇佛 ,实质上却是在低水平上撷取并东拼西凑地杂糅了弥勒教、摩尼教、道教末流乃至民间方术等内容的大杂烩。因此 ,不可将二者混为一谈。

3、攀附禅宗信仰系统:影响最大的为“罗祖”教(罗教),由明成化朝密云卫戌兵、山东即墨人罗梦鸿(罗清)、人称““罗祖””者创立,他结合了佛教净门“白莲宗”与禅门临济宗、道家老庄思想与道教正一派、全真派教义,也吸纳了儒家孝亲爱人的说法,成立“无为教”。“罗祖”力传其道,被囚入狱,徒众记其言为《苦功悟道卷》《叹世无为卷》《破邪显证钥匙卷》(上下两册)、《正信除疑自在卷》《巍巍不动泰山深根结果宝卷》,简称“五部六册”。万历年间,教势日炽,佛教徒也颇有通习“五部六册”者。历朝禁而弗绝,衍生变换出老官斋教(斋教)、一字教、大乘教、三乘教、龙华教、糍粑教、金幢教、观音教、真空教、青帮、一贯道等流派。

4、攀附藏密信仰系统:密宗早在唐朝即由金刚智、善无畏与不空三位密宗大师传入中国,创立密宗,其经典翻译一直延续到宋朝。但因其行事诡秘、仪式繁琐,一些阿阇黎可以有家室,且有严重违反佛教律制与我国儒家观念的男女双修等附佛外道的内容,故而密宗典籍大多被封存。到了元朝,蒙古贵族统治阶层尊喇嘛教为国教,封西藏高僧为帝师,大肆举办密宗法事,一时喇嘛教在中原地区高居人上、盛极一时,但在汉族民间缺乏深厚的根基,甚至不少喇嘛僧人倚仗特权,作奸犯科,丧尽人心。随着元朝覆亡,蒙古人北还,喇嘛教在中原地区也失去了生机。为了稳定西藏,明代继续对喇嘛教实行优抚政策,但同时支持格鲁派宗喀巴大师对严重腐败的喇嘛进行了整顿。满清入关后,以儒家文化和喇嘛教为主导,兼顾传统释道和伊斯兰教,排斥新"入侵"的基督教。元明清三代对喇嘛教的优抚,使宫廷藏密盛行,极大地影响了汉族地区的佛教生态,许多打着藏密、法王、活佛等旗号招摇撞骗、骗钱骗色的事屡见不鲜。迨至民国,大量藏文经典翻译过来,藏汉佛教民间交流倍增,与此相应,各种打着藏密旗号,自封法王、活佛骗钱骗色的附佛外道屡有所闻。

5、明代以降各系附佛外道的融合、衍变:明中叶以后,随着社会矛盾的加剧,一些不安本分、追求现世利益的下层社会中人,把传教敛钱视为一种摆脱生活困境甚至借以致富的门径,遂不避风险,以医病、巫术等为手段,以消灾纳福延命及来世利益(成仙成佛)为幌子,创立种种名目的教派。上述弥勒、白莲、“罗祖”三系附佛外道互相融合,并与依附道教等的其它外道相混杂,衍生出黄天、弘阳、闻香、静空、还源、西大乘、鸡足山大乘等道门。黄天教,由明末北直隶万全卫(今北京万全县)李宾(号“普明虎眼禅师”)创立,外托禅宗,暗承“罗祖”,编造有《普明如来无为了义》等宝卷。收元教、长生教、圆顿教等,皆其衍生物。弘阳教具称“混元弘阳教”,由明万历年间河北曲周县人飘高(韩太湖)创立,尊“罗祖”,造有《混元弘阳叹世真经》等数十部宝卷。闻香教,有大乘教、东大乘教、大乘弘通教、弘封教、善友会、清茶门、清净门等别称,由明万历年间蓟州皮匠王森(石自然)创立,有《老九莲》、《续九莲》等经卷,教势甚炽,衍生出的圆顿教、金幢教等,在台湾至今传续未绝。西大乘教是一个以北京西郊香山南麓的尼寺——保明皇姑寺为基地的教门,由明正统时陕西尼吕氏(人称“吕菩萨”)创立,与王森所创东大乘教(闻香教)有血缘关系,奉《古佛天真考证龙华宝经》等伪经。鸡足山大乘教又称“张保太大乘教”,由清初云南大理贡生张保太在佛教圣地鸡足山开堂立“大乘教”而得名,张保太袭永昌杨鹏翼之说,长斋念经,自称“西来教义”,以吃斋念佛做会烧香拜佛,劝人入教。杨、张撰有《佛赦》、《三教指南》、《归元直指》等书。其教流布西南、江南十省,乾隆帝斥为“邪教之尤”,镇压甚力。民初流行的归根道,即颇袭取其说。

由于这些附佛外道在创教伊始就受到政府或重或轻的压制,最终都不免归于秘密教门、邪教一类。满清入关以来,大大小小的邪教案件,不胜枚举,仅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档案中,各种名目的“邪教”就有三四百种之多。

(四)中国汉族地区附佛外道的共同特征

1、其教首率多自称或被徒众称为佛、菩萨降世,或自称苦修悟道,或现神异惑人。如北朝法庆,隋宋子贤、向海明等,皆自称弥勒佛降世,多白衣长发,“称解禅观,妄说灾祥”。宋子贤还“善为幻术”,“能变作佛形”,现光明、火坑等境,因致“远近惑信”。向海明能依归心者“辄获吉梦”,由是“人皆惑之”,“翕然称为大圣”(《隋书》卷二三)。罗教教祖据称自幼奉佛,多方参访,苦修十三年而悟道。西大乘教祖吕氏尼有“阻驾出征”的神异,被视为观音菩萨或无生老母化身。闻香教创立者王森据说因救孤仙而得异香之术,人闻其香,“心即迷惑,妄有所见”。黄天教祖李宾号称“普明如来”、“皇极古佛”,其妻称“普光佛”,其二女称“普净佛”、“普照佛”。真空教祖廖帝聘称“无极圣祖投化”。一贯道创始人王觉一号称“王古佛”,传其掌心有古佛字纹,该教所奉的第十三祖杨还虚、徐还虚,号称观音、弥勒二古佛托化,其前身青莲教的五位祖师“五老”被称为“先天五老古佛”化身。圆顿教祖弓长所造《古佛天真考证龙华宝经》中,自称阿弥陀佛、真武老祖、天真古佛临凡。其它附佛外道教首,也多自称古佛降世、菩萨化现。这显然是一种利用民众崇佛心理欺世惑众、诱人入教的手段。

2、附佛外道的教首祖师,绝大多数为文化程度、社会地位很低的在家人,至高不过贡生,多有家室之累,往往传位于其子女。即使是僧尼,也多属不守佛戒、不通佛法的伪僧,多带头破戒,如北魏法庆以尼惠晖等为妻,唐武德元年(618年)造反称帝的怀戌沙门高昙晟,立尼静宣为”耶输皇后“,西大乘教皇姑寺的尼众皆蓄发作男子揖,不具尼僧威仪。这与正统佛教的祖师大德绝大多数是佛学湛深、戒珠清净、解行超群、有高度文化素养的出家比丘,形成鲜明对比。

3、附佛外道皆表面崇佛,打着佛教或佛教新派的旗号。其教名目如“白莲”“大乘”“真空”“圆顿”等,多取自佛书,“白莲教”由佛教“白莲宗”衍变而成,“罗教”“大乘教”“鸡足山大乘教”“黄天道”“圆顿教”“一贯道”等声称出自达摩、慧能门下,编造有以禅宗六代祖师为前辈祖师的传宗谱系。它们虽然也尊奉、礼拜佛菩萨,但其归依对象与正统佛教并不相同,多神、佛共奉,如“鸡足山大乘教”崇奉无极圣祖、玉皇大帝、弥勒佛,弘阳教奉“混元老祖”为唯一至上神,“罗教”“真空教”“圆顿教”“一贯道”等皆以“无生老母”为诸佛之上的最高神,为其实际归依的对象,“无生老母”乃一杜撰的神祇,与佛教无关。至于自称出达摩、慧能门下,则纯属假冒,无何凭据。

▲杂糅禅宗与道教思想而杜撰的“无生老母”形象

4、附佛外道虽假佛教为幌子,其实并不真正皈依佛法僧三宝,尤其是不皈依以僧伽为核心的佛教教团,不皈依代表佛陀正法的佛教各宗祖师大德的正见,而且多反对、否认、排斥正统佛教、住持僧伽。如北魏僧法庆以“新佛出世,除去旧魔”为口号,对指为“旧魔”的正统佛教进行疯狂破坏,“所在屠灭寺舍,斩戮僧尼,焚烧经像”(《魏书·元遥传》),实为灭佛魔王。“罗教”“真空教”“一贯道”等虽自称宗门儿孙,而扬言六祖后佛法不传出家人,只传在家人(指他们所奉的教首),否认宗门法脉,实际只皈依““罗祖””等教首。其活动多不在合法寺庙,不受政府有关部门管理,与正统佛教历来以合法寺庙为传播中心、受政府有关部门管理的情况颇为不同。(未完待续)

(文章仅为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陈星桥 中国反邪教协会常务理事、原中国佛教协会常务理事、《法音》杂志原副主编

分享到:
责任编辑:徐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