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凯风专区  >  今日推荐  >  更多
李洪志对离教人员的态度印证了什么

作者:柳随风 · 2010-06-23 来源:凯风网

  法轮功的离教人员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李洪志对之的态度颇令人寻味。本文试对此现象进行分析,以求认清其本质。

  一、李洪志对离教人员的态度

  李洪志对离教人员的态度一直很飘忽,难以捉摸。

  有时是深恶痛绝:视之为“必须清除的‘隐藏的毒瘤’”。(2000年10月22日,《窒息邪恶》)

  有时是“宽大”为怀:“跌倒不要紧,不要紧的!赶快爬起来!”(2003年3月6日,《2003年元宵节在美国西部法会上解法》)

  有时还刻意为之找台阶下:那些已经脱离了法轮功的人之所以不肯回去,是怕心在作怪。是因为他觉得自己坏事干得太多了,他知道错了,没有脸见学员,又执著起不好意思来了。(2004年5月3日,《在亚太地区学员会议上的讲法》)

  有时又破口大骂:“大法”给他带来好处时他来了,“大法”受“迫害”时他跑了;益处他得了,反“迫害”中他不想为“大法说话”,也不想“证实法”这个生命在神的眼里看就是最坏的。(2004年11月21日,《2004年纽约国际法会讲法》)

  ……

  总之,李洪志的言论多有自相矛盾,态度十分含混不清,但不论是咒骂也好,安抚也罢,无非服务于两个目的:一是诱说离教人员回头,二是给“迷茫的弟子”敲警钟。

  二、李洪志对离教人员的态度印证了什么

  1、印证了法轮功的有组织化

  李洪志称“法轮功没有名册,是人传人,心传心。”奇怪的是,一旦有弟子脱离法轮功,或尚未脱离仅有些风吹草动,李洪志马上知道,并且立刻见诸“经文”大肆评说。这是基层联络人通过特定渠道上报的结果,还是李洪志的法身在显神通?明眼人一看自知。

  李洪志又称:“法轮功想来就来,想走就走,是松散管理。”既然如此,何以李洪志对离教人员如此耿耿于怀?照常理,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由他去吧!脱离法轮功本是弟子的自由和权利,但李洪志却硬是将之强行剥夺,百般“盛情难却”地挽留,甚至棒喝、咒骂,“想来就来”倒不假,“想走就走”却没那么容易。

  由此可以印证,法轮功不但有组织,而且进行严密的控制。

  2、印证了“真、善、忍”的虚伪本质

  “真、善、忍”据说是李洪志“法轮大法”的理论“精髓”,被吹嘘得神乎其神,称只要是修炼法轮功的人就会变成具有“真、善、忍”这种宇宙特性的好人。然而,我们从李洪志对离教人员的态度上却看到了“不真”、“不善”、“不忍”。

  不真——将离教弟子视同“特务”。说他们是“旧势力”安排到法轮功邪教组织内部搞破坏的。(2003年3月6日,《2003年元宵节在美国西部法会上解法》)捏造事实,颠倒黑白,何“真”之有?

  不善——咒骂离教人员是“魔王”。离教人员是破坏“大法”的“魔”;那些停止不练法轮功的人则虽然不是“魔”却已经在干着“魔”的事了。(2001年4月10日,《建议》)已经脱离法轮功的人再也不能“圆满”了。(2000年12月18日,《北美大湖区法会上讲法》)恶毒诅咒,居心凶险,何“善”之有?

  不忍——动辄跳出来对弟子大动无名。“那些被执著心带动附和的人,即便能明白过来,也很难再有修炼的机缘了。我也绝不要不够格的弟子。”(2000年7月,《排除干扰》)“我忍,我容,神都不容!”(2004年11月21日,《纽约国际法会讲法》)肝火旺盛,出口训人,何“忍”之有?

  由此可以印证,法轮功扛着“真、善、忍”的旗,但起码在离教人员问题上,李洪志一直做着“不真”、“不善”、“不忍”之事。

  3、印证了李洪志的神通无用

  李洪志吹嘘身具遥视、隐身、定物和思维控制“四大功能”,并说:“我就是佛,我的功能超过释迦牟尼几十万倍,我的法身遍地都是。”(《转法轮》)声称:“我能说清人类任何一件事情,从大到小,我能讲清人类从古到今发展中的一切。”(《瑞士讲法》)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无知不知、无所不能的李洪志,几次三番地指出:“你们真的犯了这一点的时候,旧势力把你们销毁的时候我都无话可说。你对我好与坏,我根本就不会在意,可是呢,旧势力它们会在这一难中毁掉你们哪。千万注意!”“有些坏人在这场迫害中给自己造下的罪业,已经不能够使他再配听大法弟子讲什么、不配大法救度他了,就是说他已经在这场迫害中摆放过自己的将来位置了,失去了被救度的机会了。”“一定不会饶恕他们。”(2003年3月6日,《2003年元宵节在美国西部法会上解法》)言之凿凿,但谁也没见过离教人员因此而遭受“恶报”,反是痴心追随的弟子倒下了一拨又一拨。

  由此可以印证,李洪志的神通只是个嘴上的神通,是一个笑话。

  如此随心所欲,如此反复无常,如此朝令夕改,这难道是“宇宙主佛”的做派?当越来越多的民众看清真相,当越来越多的大法弟子走出迷茫,看李洪志还会有什么招术!

 

【责任编辑:舍得】

分享到: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