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轮功痴迷者由于常年受李洪志的精神控制,形成了这类群体特有的封闭僵化的思维模式,即便是转化后这种认知障碍也持续地影响着他们的情绪和行为,使他们不能很快地回归正常生活,这也是法轮功痴迷者容易反复的归因之一。笔者认为运用合理情绪疗法是帮助法轮功痴迷者克服认知障碍,彻底脱离法轮功邪教的一种有效方法。
一、合理情绪疗法概述
合理性情绪疗法(Rational-EmotiveTherapy,简称RET)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埃利斯(A.Ellis)于上世纪50年代首创的一种心理治疗理论和方法,旨在通过纯理性分析和逻辑思辨的途径,改变求助者的非理性观念,以帮助他们解决情绪上的问题。其核心理论是ABC理论,强调情绪和不良行为的来源并非为外部事件本身所引起的,而是由于个体对这些事件的评价和解释造成的。因为所用的重要方法是对不合理信念加以驳斥和辩论,并获得所设想的疗效,所以原来的ABC理论就可以进一步扩展为“ABCDE”的治疗模型:
A——诱发性事件;B——由诱发事件A所引起的对该事件所持的信念、解释和评价;C——情绪和行为的后果;D——与不合理的信念辩论;E——通过治疗达到新的情绪及行为的治疗效果。
合理情绪疗法强调人自身的认知、情绪和行为这三个维度的机能的统一性。其特点是认知、行动并重,理性、经验并存。心理咨询中,RET的原理被应用于多种多样的情绪障碍的治疗。
二、合理情绪疗法的具体运用
运用RET对法轮功痴迷者进行心理治疗的过程是一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
(一)心理诊断阶段。这是治疗的最初阶段,摸清痴迷者所关心的各种问题,将这些问题根据所属性质和痴迷者对它们所产生的情绪反应分类,从其最迫切希望解决的问题入手。比如:吴某(女,45岁),在丈夫老屈的陪同下来到咨询中心,在我的反复鼓励下,自述这段时间感到很焦虑,睡不好觉,爱做恶梦,总觉得一出门邻居们就拿异样的眼光看着她,菜市场买菜也有人在背后指指点点地议论,所以不敢出门,不敢与周围邻居交流。老屈则说:“她纯粹是神经病,成天疑神疑鬼,邻居根本就没有议论过她,有时候人家来借个东西,她都说人家是来嘲笑她的。”显然,吴某目前正处于脱离邪教的思想冲突期,内心深处激烈的矛盾引发了她现实生活中一系列的焦虑和多疑的情绪障碍,如果不及时进行心理干预和疏导,消除不合理的信念,很可能反复。
(二)领悟阶段。这一阶段主要帮助痴迷者认识到自己不适当的情绪和行为表现“C”是自己造成的,而自己头脑中对外界的看法才是真正的原因,即找出它们的非理性信念“B”。
在对吴某进行心理诊断后,我首先肯定了她感觉“被邻居议论和嘲笑”是一件不愉快的事情,谁也不希望发生,这是一种合理的想法,由此产生焦虑、多疑的情绪也是合理的。随后,通过“邻人疑斧”的故事引导她认识到“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夫妻二人对邻居的看法不一致”是因为他们所持的信念不同进而分析她所产生的负性情绪,归根到底是她害怕报应和心理归属的矛盾(从以往虚幻的“神的骄傲”与回归现实所产生的自卑)等不合理的信念导致的。然后,让她认识到合理的信念大都是基于已知的客观事实,使人们能够保护自己,愉快生活,很快地达到自己的目标;不合理的信念则包含更多主观臆想的成份,产生情绪困扰,并维持相当长时间。进而让她领悟到只有改变自己不合理的信念才能减轻和消除现在的焦虑情绪和所谓的“疑心病”。
(三)修通阶段。这一阶段是合理情绪疗法中最主要的部分。咨询师要运用多种技术,使痴迷者修正或放弃原有的非理性信念,并代之以理性的信念,从而使症状减轻或消除。常用的方法有:
1、与不合理信念辩论。这是最常用最具特色的方法,辩论中的积极提问能促进来访者的主动思维,质疑式是最适用的一种方式。即:直截了当地向痴迷者的不合理信念发问,推出不合理信念的荒谬,让痴迷者理屈词穷,自己认识到不合理信念的荒谬。
如:针对吴某害怕报应的疑虑我问:“你认为李洪志会用什么方式来报应你?”
回答:“不知道,他很神,我们在做什么他都知道。”
又问:“既然他很神,怎么还通过网络、电话跟境内联系,直接用法身告诉习练者不就得了?走哪儿去意念一动不就到了,怎么还坐飞机,汽车这些交通工具?”
她想了想,回答不出。
又问:“既然他要使用现代通讯、交通工具,那你说他是神还是人?”
吴某:“嗯……是人。”
“既然是人,隔那么远,你说他知不知道四川还有你这么个人?”
想了想,回答:“可能……不晓得。”
又问:“连有没有你这人他都不知道,他会不会那么远地跑来报应你?再说,他早就被公安部通缉了,他敢回来吗?”
吴某不好意思地笑了。随后,我又抓住时机,用大量的事实与她了解的所谓“神迹”进行比较,让她在辩论中进一步认清李洪志利用“法身”说来对信徒进行精神控制的实质。
2、合理情绪想象技术。通过想象不适当和适当的情绪反应,体验它们之间的差异,及时纠正不合理的信念,强化来访者的新的合理的信念。
治疗中,我让吴某闭着眼睛,开始慢慢地进入想象之中:“某天庙会,你带着法轮功资料准备散发,有一个人看了你几眼,继而又有几个人看着你在议论什么,你现在尽量想象这个场景……你感觉到什么?”
吴某:“感觉……害怕,担心,是不是那个人发现了我,那几个人会不会去举报……想回去了……”
我说:“对了,这是你以前经常体验到的情绪,好,现在你又想象一下,你没有带资料,只是想找机会口头上宣传宣传,慢慢想想……又有什么感觉?”
吴某:“嗯……还是有些害怕,但是没证据在身上,还是担心……他们会不会察觉我的想法……”
然后,又让他继续想象:“现在,你只是去朝庙会,带着香蜡,感觉一下……还害怕吗?”
她说:“我又没做什么事儿,怕啥?”
我问:“那些人又在议论你什么?”
她说:“与我无关,我烧我的香不关他们的事儿”。
结束想象,帮助她分析了前后情绪变化的原因,进一步引导她认识到只有脱离邪教才能让自己身心愉快,过上健康幸福的生活。
3、认知性的家庭作业。实际上是咨询师与痴迷者之间的辩论在一次治疗结束后的延伸,即让痴迷者自己与自己的不合理信念进行辩论。针对吴某文化程度较低的情况,让老屈帮助她记录下每天的情绪反应,引导她学会找出信念B,对积极的适应性的行为和情绪及时予以肯定,对不合理的信念找出反驳理由,树立新观念。
例1、事件A:今天和邻居李某聊了好一会儿,情绪C:很高兴。找出信念B:和邻居搞好关系,远亲不如近邻。
例2、事件A:今天碰到邻居王某,我主动打招呼,她不理我。情绪C:郁闷、自卑。找出信念B:我对她表示友好,她不愿意,太不公平了,这些常人真是不好相处。
驳斥D:1、她不理我,一定有她的原因。也许我的声音太小,她没听见?2、可能她以为我又要给她做“宣传”?3、我对待别人怎样,别人不一定对我怎样,我问心无愧就是。
新观念E:我以后大声一点确认她听见,或者以后时间长了,知道我脱离了法轮功就好了。
二十多天过后,看老屈的记录,合理的信念明显多起来,吴某的情绪也明显好转。
(四)巩固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巩固前几个阶段治疗所取得的效果,用上述几种方法帮助痴迷者进一步摆脱邪教的信念和思维方式,使积极健康的观念得以强化。针对吴某的情况,我还及时与其所在社区居委会、院落邻居进行沟通,指导他们为吴某营造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环境,同时对她进行了自信训练、放松训练、问题解决训练和社交技能训练,帮助她用正常的思维应对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目前,吴某已恢复正常,夫妻俩都很愉快,与邻里关系协调。
三、运用合理情绪疗法的注意事项
合理情绪疗法是一种着重认知取向的方法,对于有一定文化程度、年纪较轻的痴迷者更有效果,尤其对思想容易反复,处于矛盾焦虑过程中的痴迷者非常适用。运用合理情绪疗法的关键是要与痴迷者建立互相信任的关系,让他明白他现在的情绪是由他个人对事物的看法而决定的,只有脱离法轮功邪教才能够建立起合理的信念,从而积极配合治疗。
此外,合理情绪疗法还要与社区矫正结合起来,为痴迷者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
【责任编辑: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