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系武汉市某报记者,受几个企业家朋友的多次请托,我迎来了自己的首次香港之行。出发之前心情愉悦,翻查了大量相关历史及当代资料,对此行抱以极大的期望。7月15日,我随武汉造纸业的几名企业家前往香港。
17日中午,我们完成了此行的主要目的,几位老总便提议去趟铜锣湾,给家眷好友们带点小礼品。香港不愧为商业之都,天然深水良港加上极其有利的免税政策,使得此地的购物环境仿佛天堂。以极为便宜的价格购买了几件小巧精美的礼品之后,步出商厦大门,室内外的温差之大,让人顿感冰火。
无独有偶,商场大门的对街处,搭满了花花绿绿、林林总总的大幅宣传栏,这些牌子很是扎眼,看得人双眼发胀。一旁的电线杆上,捆扎着一个很大的便携式喇叭,里面广播着诡秘的音乐和粤语口号。街边商铺里发出的振聋发聩的摇滚乐和着这只白色便携喇叭的声音让我的双耳无所适从。似火的骄阳之下,这场面让本已汗流浃背的我更加心生烦闷。怀着好奇心,我下决心走上前去看个究竟。
播放法轮功录音的便携式喇叭
明黄色法轮功宣传展板
走进一看,原来,这些以亮黄色边框制作的大型广告牌上宣传的不是别的内容,而是在大陆早已捉襟见肘的法轮功信息。乍一看图文并茂、内容丰富,仔细观察却让人感觉毫无头绪、杂乱无章。
两名正在搭设宣传栏的法轮功老者
两位法轮功老者正在清理宣传资料
两名年逾六旬的老人正在吃力地搬动大大小小的各种宣传设施和物品,很是吃力,他们带着宽檐草帽,汗珠不停地往下滴。走近后向他们打招呼,他们也无暇顾及我的问候和询问。
“会说国语吗?”我说。
“会,很少嘅。”蓝衣老者答道。
“你们是修炼法轮功的吗?”我问。
“他是嘅,他是波士(老板),我是雇来咗。”蓝衣老者指指身旁的白衣皮鞋老者说。
“能给我介绍一下法轮功吗?”我问。
“你自己看咯,我们在装东西。”白衣老者向我指了指一旁小桌上的“免费取阅”资料。
也不知那些年轻力壮的法轮功习练者们何以忍心让他们如此劳顿疲惫地在当头烈日下干这样的力气活儿。
免费取阅处
2009年8月10日的明慧周报
白衣老者所指的,就是这些供人“免费取阅”的法轮功《明慧周报》,看看日期,竟然是2009年8月7日发行的。
我问:“有没有最近出的,新的《明慧周报》?”
两位老者表情凝滞,答道:“没有,现在出的很少,而且是要收费的。”
“哦……”这让我很是无语。照这样的说法,桌面上为数不多的几分去年的《明慧周刊》看样子是发一份少一份了。但我立刻打住了自己的这种杞人忧天式的担心,因为去年八月出版的报纸,今年七月都还没发完,相比剩下的这不到十份发黄褶皱的旧报纸,应该可以发到明年这个时间,这样想来应该“足够”了。
令我十分奇怪的是,纵然有这么醒目的宣传栏和“免费”提供的报刊,仍然未见一人靠近或者上前浏览、取阅。我便进一步询问二位老者是何原因。
白衣老者的双眼充满忧郁,想了想回答道:“本来是在商场的旁边屋檐下(摆放)的,但是商场说我们遮挡了他们的橱窗,向警署投诉,换到街铺(小店铺)门廊边,还是被投诉,我们就搬到了街这边;现在年轻人都忙着搵食(赚钱),有心学法的很少;周边的高楼都在维修嘅,(行人)怕被砸到,都不过来咯。”
也难怪,这两位老者竟然正在从事“高风险”活动,鳞次栉比的脚手架围满四周,确实让人不敢靠近。
密布的脚手架下的宣传栏旁无人问津
铜锣湾街头的这一幕深深毁坏了繁华香港给我的美好印象。回程的飞机上,我间或想起的,不是高耸入云的中环大厦,不是孩提喧闹的迪士尼乐园,也不是璀璨怡人的维港夜景,而是嘈杂刺耳的扩音喇叭、杂乱无章的明黄色宣传栏、难以发出去的旧报纸、林立的建筑脚手架下的二位老者和他们始终忧郁焦虑的眼神。
【责任编辑:晓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