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凯风专区  >  今日推荐  >  更多
虚张声势和用纸包火

作者:樟 树 · 2010-11-09 来源:凯风网

  翻看《明慧网》和 《大纪元网》,经常可以读到一些非常理直气壮的文章——那是李洪志和他的信徒在讲自己所谓的成绩,如某某法会如何成功,如何大受欢迎,给人的感觉是,好听的形容词特别多。

 

  而在涉及自己的一些不顺畅、不理想、不好看的场面和问题的时候,李家子弟采用的手法是躲躲闪闪,弯来绕去,环顾左右而言,再也没有理直气壮的潇洒了!

 

  我们就来看看他们在七月二十四日,同一天的不同表演吧。

 

  《明慧网》七月二十四日的报道中,有《神韵再临硅谷,折服各路精英》的文章。称神韵演出,有“大批硅谷精英慕名前来观看”,“神韵晚会人气旺盛,坐满各界中西观众”,“演出精美无比,下次还会来欣赏。”说的多么理直气壮,多么动人,可惜真实的情况是,网上的照片全是采用局部的,没有一张是坐满观众的全景照,甚至还可以从照片上看到座位稀稀拉拉,根本不是什么“坐满中外观众”。

 

  七月二十四日是什么日子呢?就是李洪志发布那个所谓经文《再精进》的日子。同样是说神韵演出,李大师是怎么描述的呢?我们不妨看看:“还有神韵卖票的事情,我说我们现在要做主流社会,打开主流社会才能把全社会打开,才能把影响搞大,才能有更多的观众,才有更多被救度的众生来。那有人就提这个意见、那个意见,还有的人说票价太贵,其实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你比如说,神韵的一个团现在美国西部正在演出,基本上是按照主流社会的票价在做。开始卖票时人很少,它有几方面原因,一个是七、八月份人都在度假,学生在放假,很多主流社会的人一家子都去了海边的,有的在游船上,也有的在不同环境中聚会、会朋友,反正是都在忙这些事情,很少人留在当地,来看秀的人就少,这是问题的实质。”这不是明显的躲躲闪闪,弯来绕去吗。“神韵”卖票不理想,来看“秀”的人少,李洪志就是这样不敢直接承认。这个时候,为什么不来一下理直气壮呢?

 

  李洪志和他的弟子们所采用这种手法,当然不仅于《明慧网》和 《大纪元网》,更不止于一个七月二十四日。可以说已熟练操弄。

 

  为什么说自己的“成绩”时,就用上最好听的词,是那么的诱人,那么的“理直气壮”,而一碰到难堪的场面,就躲躲闪闪,一避了之呢?为什么?就是因为自己在海外寄人篱下,吃嗟来之食的日子不好过,站不住脚。表面上的理直气壮其实是在虚张声势,躲躲闪闪就是想用纸来包住火,想遮丑。日子难过,混不下去了,才需要虚张声势。自己问题成堆,奄奄一息,才想用纸包住火。试想一下,古今中外,谁喜欢虚张声势,谁才会去用纸包住火呢?诸葛一生唯谨慎,手中无兵时,才不得已去唱空城计,需要虚张声势。李洪志和他的徒子徒孙江河日下,才需要言称洛杉矶神韵演出大获成功。可惜台下的座位许多都是空的,才需要移花接木,才想用纸去包住火!

 

  其实, 往往那些外强中干,金玉其外,欺世盗名之徒,需要贴金,需要用裹脚布缠住自己的烂脚,怕人家知道真相。于是,躲躲闪闪,虚张声势,成了他们的维他命和惯用伎俩。

 

  所以,我们知道了,《明慧网》、《大纪元网》上的那些理直气壮的漂亮话——只是为了虚张声势,那些躲躲闪闪的言词——是因为想用纸包住火。声势靠虚张,总有过不下去的时日,用纸包火,只会烧得精光。李洪志和他的徒子徒孙是什么货色,也就可知了。是些什么货色呢?秋后的蚂蚱,溃坝下的穴蚁,都对了!

 

【责任编辑:晓涵】

分享到: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