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凯风专区  >  今日推荐  >  更多
“末日”谣言破灭后的反思

作者:高 鹤 · 2012-12-31 来源:凯风网

  随着12月22日清晨一轮朝阳的冉冉升起,有关12月21日是“世界末日”的谣言不攻自破。然而,谣言破灭之后,需要我们反思的东西实在很多。

  ——邪教必须被打击

  这次“世界末日”谣言的兴起与蔓延,起主导作用的是一个叫“全能神”的邪教组织。在“全能神”的重灾区河南省,一名叫闵拥军的男子受“全能神”邪教的蛊惑,在光山县陈棚小学门口连续砍伤23名学生。在陕西省汉中市,“全能神”成员聚众滋事,砸毁警车并将2名执勤民警打伤。“全能神”邪教组织甚至扬言要炸毁电厂,鼓动信徒到天安门广场自焚。“全能神”邪教组织甚至鼓动信徒推翻“大红龙”政权,建立神的国度,直接威胁我政权稳定。据估算,受“全能神”邪教组织裹挟的群众达上百万人。作为一个负责任的政府,对这些邪教为首分子依法打击势在必行。

  ——科普工作要跟上

  “全能神”等邪教组织鼓吹的“世界末日”谣言之所以能迷惑那么多人,主要还是一些群众文化水平低、愚昧落后、没法辨别谣言真伪造成的。在中国,“全能神”猖獗的地区主要是贫穷、偏远的农村,受毒害的对象主要是农民和中老年女性,这些人原本信奉基督教,“全能神”邪教组织披着冒用宗教组织的外衣,大肆鼓吹12月21日是“世界末日”,人类要死去三分之二,只有信奉“全能神”才能得救,造成一些缺乏科学知识的群众产生了强烈畏惧心理,在其恐吓下陷入“全能神”邪教不能自拔。

  ——人们需要被关爱

  这次“全能神”邪教的“世界末日”谣言之所以能横行一时,也与人们缺乏被关爱有关。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物化为金钱物质关系,尽管物质生活也来越富裕,但人与人之间缺乏沟通,形成一种巨大的生存焦虑。在巨大的生活压力下,一些人理想信念缺失,不少人距离家人、朋友和自我的内心越来越远,这让现代人感到无助、焦虑甚至恐惧,加剧了“末日感”。一些人误入“全能神”邪教的怀抱寻求心灵庇护,成为任人宰割的羔羊;很多年轻人潜意识里将世界“末日”转化为“娱乐和购物狂欢”,以此排解压力、舒缓焦虑、寻找心灵依托。

  ——网络管理需加强

  这次“世界末日”谣言之所以能兴风作浪,互联网的传播起到了很大的负面作用。从传播玛雅预言到制作诺亚方舟,从淘宝商家的“末日用品”到房地产商的“末日抵押”,从旅行社利用“末日”大肆促销到邪教利用“末日”骗人敛财,从无知者的恐慌抢购、无度挥霍到白领精英们的抵押捐赠、娱乐传播,尽管其中不乏商家的炒作和市民的娱乐,但无疑加大了民众的恐慌心理。南京退休的高级工程师蒋某将房产抵押,并举债7万元,准备在“末日”来临前捐赠;辽宁大连市沙河口区马栏街道兰青社区的王大爷因为相信“末日”即将来临,不控制饮食,导致糖尿病情恶化送医院急救。事实上,在现代社会,尽管我们拥有的物质财富越来越多,但人的精神却越来越脆弱。从日本大地震后的抢盐到张悟本热时的抢购绿豆,发展到这次的抢购蜡烛、手电,越来越多的打上了网络幕后推手的烙印。甚至是美国好莱坞大片《2012》,也对“世界末日”谣言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变害为利巧引导

  谣言止于智者,谎言败于真相,本轮的“世界末日”谣言已成为历史,成为笑谈,但正如这次谣言不是第一次一样,这样的谣言也一定不会是最后一次,类似的谣言今后肯定还会出现。我们的地球是一个灾难频发的星球,我们的民族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民族,我们在加强防范和科普宣传的同时,不妨换一个角度变害为利,变废为宝,对公民加强危机感的教育。上世纪美国盲聋女作家海伦凯勒著有散文《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们不妨设想《假如世界还有三天》,以此激励世人珍惜今天,努力工作不留遗憾,形成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以只争朝夕的精神把我们的国家建设的更好。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继“世界末日”破灭之后,有人主张来一个“世界反思日”,相信关于“末日”谣言破灭后的反思,给予我们的还有很多,而这对于我们来说将是弥足珍贵。

 

【责任编辑:童言】

分享到: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