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是“义工”,特指一心追求“圆满”、前往龙泉寺帮李洪志修建法轮功总部的大法弟子。随着大法“义工”谢春宜今年初病死在龙泉寺的消息曝光网络,再次引起人们对大法“义工”生存环境的关注。笔者查阅相关资料发现,“义工”的生存环境十分恶劣,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更从这其中看到了“义工”的悲惨命运。
——危险重重的工作环境
大法“义工”的工作环境如何?一位弟子的悲惨遭遇可说明一切,他是大名鼎鼎的精进弟子柳济南。柳济南自2002年7月17日呼吁救援所谓法轮功国内受迫害人员开始,先后多次组织策划法轮功重要活动,在弟子中有很大的影响力,是北美法轮功骨干中的骨干。就这样一个精进弟子,到了龙泉寺还得卷起袖子做苦力,为总部建设流汗出力。2009年5月3日,柳济南在龙泉寺工地上施工,为拿一张胶合板,从16英尺的地方摔下来死亡,时年54岁。柳济南死亡的细节尤其让人质疑,他在高空从事危险的施工作业,为什么没有系一根安全带或者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是柳济南没有安全意识,还是根本就没有安全设施?只要有一根安全带系着,柳济南何至于从16英尺高空掉下,活活地摔死。如果柳济南没有安全意识,显然是受李洪志“法身保护说”的迷惑产生了侥幸心理;如果没有安全防护设施,则说明弟子的工作环境危险重重。从龙泉寺发生的众多工伤事故看出,“义工”的安全防护设施处于空白状态。
人活着需要特定的工作,工作离不开具体环境。安全第一,是三岁小娃儿都知道的常识,李洪志岂能不知?李洪志明明知道,为何又舍不得配备?还不是为了省几个钱。极为富足的李洪志为了几个小钱,不花心思改变“义工”的工作环境,把“义工”的生命当儿戏。柳济南活活被摔死,人们可以从那血淋淋的现场感受到“义工”的工作环境多么恶劣,难怪龙泉寺的工伤事故和死人的事情屡屡发生。
——令人生厌的人际环境
大法“义工”的人际环境如何?着重体现在“义工”与管理人员、管理人员与李洪志之间的互动,其中,管理人员处于承上启下的位置,具有典型代表意义。在此以韩振国与“义工”和李洪志的互动为例予以说明。先看韩振国与“义工”的互动,“有一个设计‘法轮殿’螺旋梯的台湾木工,姓张,很优秀的一个木工,别人都做不了这种螺旋梯的,他在施工过程中被切断三根手指头,血流如注,山上一个姓韩的总管和洪吉宏等佛学会的人要他‘向内找’,骂他,不给送医院,后来送呢也不去大医院,送到一个小诊所里,血流了一路子,小诊所吓的要死,说不敢收,简单抱扎一下说让送大医院。隔不多久被送回台湾”(《北美法轮功骨干柳济南摔死在法轮功建筑工地》);再看韩振国与李洪志的互动。韩振国2010年7月16日因癌症死亡后,李洪志立即封锁消息秘不发丧,接着声称“山上旧势力很大”,以“修得不好”暗示韩振国死得活该,同时指令法轮功媒体删除涉韩文章。可见,在普通“义工”面前如狼似虎的韩振国到了李洪志前面,连龟孙子都不如。
人是社会性的,也是情感性的,正性情感在良性互动中萌生,负性情感在恶性互动中涌出。看完以韩振国为核心的两次互动,咱们有这样的感受:在李洪志眼中,专门负责他的生活起居和龙泉寺建设的韩振国是一个工具,他们之间毫无“师徒”情份;在韩振国眼中,“义工”是干活的苦力,干得好了功劳是韩振国的,干得不好责任是弟子的。那么,普通“义工”在李洪志眼中算什么呢?答案已经不言而喻。李洪志把韩振国不当人,韩振国把普通“义工”不当人,“义工”的人际环境就这样,有谁受得了?
——严格封闭的信息环境
大法“义工”的信息环境如何?需要从细节中去体察,从他们的心理状态去感受,其中一个不成文的“三不规定”是集中反映。“三不规定”是如何形成的呢?原来,柳济南从高空摔死后,引起人们对“义工”现象的关注,经了解,“佛学会的冷漠残毒,很不在意,死了就死了,活了就活了,干不了活就送回台湾,佛学会都封锁消息,不告诉学员发生什么事情,统统不准说不准讲不准问。”(《北美法轮功骨干柳济南摔死在法轮功建筑工地》)于是有了“不准说、不准讲、不准问”的“三不规定”之说。同吃同住同劳动的功友、又是修炼榜样的柳济南活活摔死,弟子心里怎么不希望多了解一点情况?李洪志一伙了防止不利影响扩散,要求弟子不要了解,不要私下议论,更不要向外消息。不仅向弟子封锁信息,同时还严格禁止“义工”向外界传递信息,这就是李洪志对“义工”的信息控制。
每个人都需要信息沟通,通过信息交流判断事物的趋势,做出理性的选择。透过“三不规定”,能够深刻地感受到龙泉寺对“义工”的管理,信息控制是绝招之一。“义工”一旦被信息控制,结果会如何?成了被李洪志反复无休止盘剥的工具!
环境是人们认识事物的窗口,“义工”恶劣的工作环境、人际环境和信息环境再次证实李洪志是多么的阴毒,“义工”又是多么悲惨。可悲的是,他们如同“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则进一步说明法轮功的邪教本性对手下“义工”的伤害有多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