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凯风专区  >  今日推荐  >  更多
法轮功网络谣言的传播及治理

作者:唐有喜 · 2013-10-10 来源:凯风网

  近年来,李洪志和法轮功组织不断制造散布谣言,拨弄是非,企图制造混乱,达到其不可告人的目的。前一段时间,许多专家学者已就这一问题进行多角度批驳。笔者欲从传播学、社会学心理学等理论角度对此现象进行分析。从社会学的角度看,谣言是没有任何根据的事实描述,并带有诽谤性的意见指向,它不是中性的传闻,而是攻击性的负向舆论。而网络谣言是通过互联网产生或传播的谣言。  

  一、流言与谣言、传统谣言与网络谣言之间区别  

  要正确的理解谣言,我们对流言与谣言、传统谣言与网络谣言进行区分。  

  首先是流言与谣言的主要区别。(见图1)  

 

 质  

 容  

发生语境  

传播形式  

 能  

流言  

社交语言  

 

群体社交中谈及的与个人私生活相关的闲言碎语  

 

处于孤立状态下的个体寻求群体归属感  

 

群体范围内一对一口耳相传  

建立、改变或维护群体认同、群体权力结构和群体规范  

谣言  

集体交易  

对社会现实的假想或议论过程中产生的即兴新闻  

处于信息模糊与危机情境下的集体寻求社会认知  

社会范围一对多或多对多传播  

获得社会认知,规避社会风险,解决社会问题  

  (图1)  

  其次,传统谣言与网络谣言的主要区分(见图2)  

 

特    征  

评价标准  

传播模式  

社会影响  

传统  

谣言  

传播速度、范围等都局限在一定范围内。  

评价较容易,可以对谣言的可信度进行评价  

链状传播模式、树状传播模式  

较小  

网络  

谣言  

传播速度变快、传播范围广、传播方式多样、传播领域多元、传播形态丰富  

匿名性增加评价的难度,网络大规模复制导致网民从众心理误导,难以对谣言可信度进行独立评价,最终导致随波逐流  

除了传统模式外,还新增了放射状传播模式、“漩涡”型复式传播模式。  

通过网上网下的蝴蝶效应,社会危害变大。  

  (图2)  

  李洪志和法轮功谣言是从传统谣言为主向网络谣言为主转化。1999年法轮功被取缔前,李洪志和法轮功谣言主要采取口口相传、图书、音像制品等传统形式进行。2000年之后,其谣言传播方式主要是通过网络进行,借助网站、论坛等进行,后者产生的影响和危害远远超过前者。  

  二、法轮功网络谣言传播的机理  

  谣言传播的条件之一是人的心理因素,人们对外界的变动始终怀有好奇心。除此,谣言的产生和传播与群体中的恐惧情绪蔓延和感情困扰有很大的关联,还有就是与自身利益的“相关程度”。

  大多数情况下,人们只会传播他们认为可信的谣言。人们倾向于相信那些来自可靠地消息源、看上去像是真的、满足了我们对现实的假想、反复听到且少有批驳的谣言。研究表明,消息源的可信度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信息的说服力。因此,人们常用的一个造谣技巧就是声称消息源来自权威部门或知情人士。那些看起来像新闻一样的谣言会赢得人们更多的信赖。李洪志就过说:“人的思维其实比较简单,很多人他就相信媒体讲的,多数人平时信息来源也都是从媒体上得到的,那么这种信息工具对于你们救度世人和证实法是很有利的。”“很多人他就相信媒体讲的,多数人平时信息来源也都是从媒体上得到的,那么这种信息工具对于你们救度世人和证实法是很有利的,实际上在讲清真相中真的是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为此,法轮功造谣把自己包装成新闻,依托明慧网、大纪元时报、看中国等媒体,使用倒金字塔结构,5W1H样样齐备,造成谣言和真实新闻界限模糊,影响了人们对它的准确判断。法轮功谣言借助上述传播机器,以星火燎原之势向无数接受者发送,我们姑且称之为“信息轰炸”。在法轮功邪教密集的信息轰炸下,接受者的原认知结构和思维方式在不知不觉中被迅速肢解甚至摧毁,最终被动地形成“深击效应+重复效应”,相信了谣言。这其中,法轮功媒介对谣言的传播起到“兴奋剂”作用,在这些宣传机器尚未开动时,谣言的影响范围只是局限在法轮功部分群体和某个地区,介入后,则可能迅速成为民众谈论的热门话题。  

  此外,媒体之间的互相印证也很关键。当李洪志炮制在网络媒介炮制一个谣言时,其他法轮功媒体就跟风,或转载或从不同角度去论证,形成媒体共同造谣局面,很容易诱使民众相信。民众心理会想“这么多家媒体都这么说,肯定假不了”,殊不知,这些媒体都是属于法轮功的。正如乌克兰教育科学院研究员列希斯卡娅所说的那样:“在宣传策略上,法轮功惯用抹黑、炒作等手法,将臆想的事情通过各种媒体相互传播,从不同角度相互引用和论证,形成一个信息链,使受众认为他反复看到的信息就是事实。这是一种信息战,也是信息侵略。欺骗和造谣是法轮功贯用的伎俩,为了达到目的,他们不择手段。”当“谎言说了一千遍,就成了真理”,人们听到谣言的次数越多,就越有可能相信它,并且,也越有可能传播它。尤其是网络谣言,当其通过“主题式占领与反复性攻击的方式,短时间内铺天盖地涌过来”,从众心理使人们选择相信谣言,而随着相信谣言的人越来越多,谣言也就变得越来越可信。如果谣言传播的同时被批驳,人们对它的相信度就会大打折扣。  

  三、法轮功网络谣言的防范及识别  

  一是消息来源的可靠性。要想让人感到可靠,身后必须有能证明自己可靠性的东西,也就是说必须曾是这样一个人或媒体,他每回说的事实都说到了点子上。简单说就是要有确凿的证据进行证明。李洪志和法轮功媒体多次造谣,足以判定来自其信息的不可靠性,作为普通民众至少要持有怀疑的心态去对待。  

  二是加强外部干预。传播学理论认为,个体做出相信或不相信谣言的行为与其所处的人际网络息息相关,个人对谣言的判断会随着个人的经历和周围人的行为而变化。在群体压力下,个体会做出从众选择,如果已经有很多人相信谣言,假设这个信息被正在做决策的个体认知到,就会加剧他相信谣言的程度。随着周围相信的人越来越多,个体在没有外界干扰的情况下,这个过程会自我强化下去。当法轮功造谣时,必须要有外部力量介入,如民间反邪教组织或受攻击的人士出面加以干预或澄清,以有力、确凿的证据加以驳斥。  

  三是及早动手。把握好时间,必须在谣言尚限制在一定区域范围内时候,及早行动起来。谣言的扩散是在经过一段时期后才达到一定的规模的,为了防止谣言的接受者突破临界点,形成太大的规模,时机很关键。如果后知后觉,到影响很大了才动手干预,谣言的负面影响已经很大,澄清的成本和难度会大大提高。所以,一旦证实为谣言,就要在传播的早期阶段及早动手,明辨是非,以正视听。  

分享到:
责任编辑: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