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天,上海很热,同样火热的,还有覆盖全市的反邪教宣传。上海市奉贤区率先行动,正式上线禁毒和反邪教宣传进高校联盟,在高校圈掀起一阵清风,并联动多个区域,共同为青少年的青春加上一道“安全锁”。而这,仅仅只是整个申城反邪教宣传中的一抹亮色。从社区到学校、从企业到家庭,一道道坚实的思想防线正在申城徐徐铺开。
童心筑防线,校园反邪有声有色
暑期是青少年接触社会、增长见识的重要时期,也是邪教组织试图渗透的高风险期。各区不约而同地将青少年作为反邪教宣传的重点对象,创新形式,精准施教。
在黄浦区,各街道针对青少年年龄特点与认知规律,精心设计了丰富的宣传活动。打浦桥街道通过PPT与视频图文并茂地科普邪教危害;瑞金二路街道引导小朋友制作反邪教主题冰箱贴,寓教于乐。
徐汇区斜土街道在“爱心暑托班”中通过互动环节向孩子们发放“宁宁队长”反邪钥匙扣,不仅让孩子们记住了反邪知识,还将反邪意识带回家,实现“小手拉大手”的宣传效果。
奉贤区南桥镇依托爱心暑托班,精心组织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反邪教宣传活动。他们播放《无邪兔》等反邪教动画短片,通以情境化方式揭露邪教蛊惑手段;青村镇则通过反邪猜字谜、“畅所欲言”等游戏,提升青少年对邪教的辨识能力。
虹口区“守护无邪净土, 共建平安校园”主题宣传月活动丰富,同学们纷纷踊跃参与。
社区织密网,多元覆盖共筑平安
反邪教宣传不止在校园,更延伸至社区、企业和家庭,形成多维度的宣传网络。
徐汇区湖南街道、徐家汇街道及华泾镇多个居委分别以主题宣传、楼组发放折页、专题讲座等形式,增强居民反邪教意识和能力。
静安区大宁路街道、共和新路街道、彭浦镇和江宁路街道等则是通过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设摊、结合便民服务日开展活动、组织楼组长和志愿骨干培训等多种形式,将反邪教知识传播到群众中去,提高社区居民的识别防范能力。
金山区亭林镇、吕巷镇邀请反邪教宣讲员为基层200余名村居治保主任和综治社保队员开展宣讲,讲授邪教特征和应对方法。
嘉定区安亭镇将宣传送进社区,切实推动防范邪教意识在基层“一路生花”,努力营造"线下反邪守护安亭”的浓厚氛围。
创意添活力,文化反邪浸润人心
反邪教宣传不再是单一的说教模式,而是融合了艺术、科技和文化元素,让宣传更加入脑入心。普陀区举办的“阳光成长,对邪教说‘不’”主题书画展就是典型代表。步入展厅,入口处的“心愿墙”上,孩子们用稚嫩的笔迹书写着“崇尚科学、反对邪教”的寄语。展廊两侧,60幅由书画名家与中小学生共同创作的艺术作品错落展出。每幅学生作品旁都附有一个二维码,观众只需轻轻一扫,便能听到创作者本人对作品的解读和对反邪教的理解。这种“云端宣讲”的创新形式,打破了时空限制,让无声的画作变成了有声的课堂。现场首发的警示宣传片《说不出口的“不”》,以细腻的镜头语言剖析了邪教组织精神控制的隐蔽手法,引发了在场师生的深刻共鸣与警醒。而由普陀区委政法委制作的反邪主题课程教案,已配送给区内各中小学校的法治副校长和思政老师。
除了静态的艺术展览,动态的体育文化活动也成为反邪教宣传的重要载体。杨浦区在“2025年世界健身气功日活动”上海主会场推出反邪教互动游戏,通过“超级神射手”、“幸运大转盘”和“识破你的套圈”等趣味形式,将反邪教知识嵌入其中,实现“美丽杨浦 无邪家园”理念的精准送达。
这个夏天,上海的反邪教宣传如同阵阵清风,吹进社区、学校、企业和无数家庭,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城市的平安祥和筑牢坚实的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