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凯风专区  >  海外之声
“耶和华见证人”深陷前信徒多重指控漩涡

作者:子舒(编译) · 2025-05-26 来源:中国反邪教网

据韩国网站“现代宗教”(Hdjongkyo)2025年5月15日报道:近期,巴西 “耶和华见证人”前信徒筹备起诉该组织,指控其排斥退会者、掩盖性侵儿童、禁止输血等行为,当地还爆发了针对该极端膜拜团体的抗议。据悉,挪威等国曾因类似问题对“耶和华见证人”采取措施。2024年该组织调整教义但核心争议未解决,其“除名即断关系”被批为“爱的暴力”,该事件引发了对宗教教义与人权标准冲突的关注。

近期,巴西“耶和华见证人”前信徒们正积极筹备起诉该组织,与此同时,巴西国内针对该组织的抗议游行也此起彼伏。

《巴西邮报》(Correio Brasilense)对此事展开详细报道,着重揭露了“耶和华见证人”极端膜拜团体的“排斥惯例”,即其倡导的“孤立教义”。“耶和华见证人”会将被除名的信徒视为“堕落者”,明令禁止其与其他信徒交流。2019年脱离该组织的埃斯特・罗佩斯・布埃诺女士透露:“那种感觉就像被丢弃在荒无人烟的山野里一样。”这一教义去年成为挪威当局取消“耶和华见证人”宗教注册资格的最关键因素。

▲为抗议聚集的“耶和华见证人”前信徒们。原文配图

报道中还披露了多名受害者证词:一名女性称自己 15岁时因醉酒陷入昏迷遭到性侵;另一名女性也表示,自己在10岁和12岁时两次遭到信徒的性虐待,但未得到该组织的妥善处理。此外,报道还涉及“耶和华见证人”向信徒施压放弃高等教育、禁止输血等争议性问题。

这些受害者计划就排斥行为、未成年人性暴力、隐匿证据、禁止输血等问题提起诉讼,要求相应赔偿。分析指出,此举借鉴了挪威取消该组织宗教法人资格的先例。若诉讼正式启动,可能会推动巴西境内对宗教组织的行为规范展开法律审查。

几乎在同一时期,“耶和华见证人”组织的北美头目访问巴西,引发了众多前信徒的抗议。据悉,该头目此行意图讨论2020年以来巴西信徒数量减少的问题。

“耶和华见证人”组织内部的问题已引发国际关注。该组织在捷克、挪威、德国、瑞典等国家曾遭遇或正在面临撤销法律认可、停发补助金或取消宗教法人资格等处置,主要原因多与其排挤异见者、包庇未成年人性侵等问题相关。

值得关注的是,挪威政府2022年已暂停了对“耶和华见证人”的补助金发放,并迅速启动取消其法律认可的程序。一审法院支持了政府停止资助并取消资格的决定,但最近负责上诉审理的博尔加廷法院推翻了一审判决,恢复了该组织的法律认可。

在准备上诉期间,“耶和华见证人”对有争议的教义进行了小幅修改。2024年3月4日一审判决仅过去十余天,该组织便释放出政策缓和的信号。

▲《守望台》2024年8月报道中暗示教义缓和的部分内容。原文配图

此次教义调整允许就“除名决定”多次召开会议,以便组织“慎重考量”;同时打破过去“禁止与被除名者任何接触”的严苛规定,允许传递简单问候,试图淡化 “除名即彻底割裂关系”的标签。此外,针对司法委员会可能存在的二次伤害风险(如强迫受害者详细陈述证词),要求未成年人参与“司法委员会”时需有父母陪同,试图规避有关儿童权利争议。

但舆论认为,此类小幅调整远未触及根本矛盾。部分前“耶和华见证人”信徒更是直言:相关教义修改不过是“救火式” 的表面文章。事实上,被除名者仍面临包括亲子关系在内的全方位社交割裂,未成年人一旦被除名,可能陷入家庭保护缺失的困境,会面临更高的社会犯罪风险。此外,因教义限制而被剥夺高等教育机会的现象依然存在,致使被除名者独立生存举步维艰。

“耶和华见证人”将除名政策美化为“爱的安排”,称其目的是引导“罪人”回归信仰。然而这种说教被斥为“用爱粉饰的暴力”:表面上看是为防止信徒流失,实则是迫使信徒在组织教义下做出抛弃至亲的反伦理选择。这种以信仰之名强加的割裂亲情的行为,又怎能以“爱”之名粉饰?

分享到:
责任编辑:向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