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凯风专区  >  热文
天国梦(连载之五十三)

作者:丹 琳 · 2006-12-19 来源:凯风网
   二十一  “鬼”是怎么回事

  在读了大量的“鬼文化”、“鬼故事”以及“鬼”的起源等书籍,又结合自己听到和见过的事例,我对所谓“鬼”的认识总结出了以下几点。

  (一)原始人对灵魂的物化。在原始社会,由于受认识能力的局限,原始人对生老病死等产生了一种畏惧感和神秘感。由于他们不知道人为什么会做梦,在梦中有时梦见死去的人出现,就产生了鬼魂的观念。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分析北美原始人的梦魂观念时说:“在远古时代,人们还完全不知道自己身体的构造,并且受梦中景象的影响,于是就产生一种观念:他们的思维和感觉不是他们的身体活动,而是一种独特的、寓于这个身体之中而在人死亡时就离开身体的灵魂的活动。”所以原始人就认为,人死后灵魂还存在,这就是“鬼”。

  (二)佛教徒编的大量的鬼故事深入人心。佛教传入中国的时候,一些佛教徒为了使其在我国生根发芽,和无神论者展开了激烈的论辩。由于他们没有证明鬼魂存在的依据,往往被无神论者驳得理屈词穷。后来,他们发现了一个秘密,那就是编造活灵活现的鬼魂故事,比如阴森恐怖的十八层地狱等。在故事中,让那些不信鬼的人士遭报应,下地狱;别人若再不信,就谎称自己就是那个鬼魂,当场就可使你们遭到报应。这么一来,唬住了许多人,使大家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态度对待鬼魂。随着佛教在中国的落地生根,鬼魂观念也深入了很多人的心,一传十,十传百,一代传一代地流传下来。

  (三)对一些动物的不了解所致。因为有了鬼魂的传说,而在人们的心目中,鬼魂又是十分可怕的样子。所以在一些地方,尤其是动物经常出没的山区,由于当时没有野外考察的工作,交通又闭塞,人们对许多动物都叫不上名字,所以看到没有见过的动物,而这种动物的外表又很可怕时,他们往往就把这些动物当成“鬼”,比如一些灵长类动物如黑猩猩、大猩猩、长臂猿、大型短尾猴,还有白猴、白獐、白鼠狼等。古代的动物种类比现在丰富得多,对于古人来说,不可破解的谜也就越多。由于这些动物的外形与传说中的鬼又有某些相像,所以古人们就把它们当成“鬼”。专家认为,信息越是不全,人们越是不知不觉地斟酌其含义。说到这里,我想起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在湖北某山区曾发生过的一件奇事。一天晚上,一位男青年到邻村去看电影。电影还没散,他就提着灯笼回家。走到半路的时候,他感到有个东西碰了他一下。回头一望,看见一个满身长毛、尖嘴猴腮、七窍出血的怪物,他以为见到了“鬼”,当即昏迷在地。散电影后,路过此地的人将他背回了家。第二天,正当他惊魂不定时,有人告诉他昨晚他看见的那个“怪物”是一只受伤的长臂猿。大诗人屈原在《九歌•山鬼》中曾描述过“山鬼”的形象,这种“山鬼”很可能是一种人们还没有发现的动物。因为“山鬼”出没的地方就在屈原的故乡秭归附近,秭归离原始林区——神农架很近。而神农架在第三纪、第四纪冰川时又没有遭到冰川的洗劫,所以动植物种群完好无损地保留了下来。现在科学考察如此发达,地球上尚且存在着许多叫不上名字的动物,更何况是在古代呢!把那种未知的动物当做“鬼”也就不足为奇了。

  (四)错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家荀子认为,“鬼”的出现是由于人的感觉上的错位造成的,而非真有鬼魂。进化论者达尔文也认为,即使最完善的器官,像人的眼睛也不是完全没有缺点的。例如,人的视网膜上的成像也有不正确的情形。因为在民间存在着鬼魂的传说,人们在走夜路的时候,对诸如自己的影子、树影或者什么动物之类等产生错觉,把它当成了传说中的“鬼”。我曾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人晚上干完活从地里回来,走到半路上看见草丛里有一个白色的东西在蠕动,她越看越像人们传说的“鬼”,吓得魂飞魄散地跑回家中。回家之后,她去喂猪,却发现圈里的猪不见了。她就招呼了几个邻居和她一起去找猪,结果有人正找到草丛里,发现了她家的猪正在吃草,而刚才,她却把它当成了“鬼”。还有一件更为可笑的事。一个人夜里走山路,在朦胧的月光下,发现有一个东西一直不停地跟随着他。他疾步快行,那个东西也马不停蹄;他放慢脚步,那个东西也悠闲起来。其实就是他的影子。可在那种风声鹤唳的环境中,传说中的“鬼”的形象浮现在他的面前,他越看影子越像“鬼”,吓得浑身哆嗦跑回了家,进门喊了一声“有鬼跟着我”,就一下子瘫软在地,嘴里说着胡话,发起了高烧。他爱人见状,就给他找来一个农村的巫婆。巫婆一听这种情况,知道他是疑心病,但她却不肯“道破天机”。巫婆煞有介事地对他妻子说:“你丈夫在路上碰到了一个死去的年轻人,那人的魂跟上他了。因为那人在阴间没钱花了,想跟你丈夫要点钱花。”妻子急忙问道:“那该怎么办?”巫婆说:“我带着烧纸和冥票(指的是死去的人在阴曹地府花的钱),快点火给他烧烧。”妻子赶忙点火烧了。巫婆念念有词地叨咕了几句:“给你把钱送过去了,快走吧!”说完,巫婆又拿起菜刀在地上剁了一阵子,边剁边狠狠地说:“给你把钱送走了,你还在这儿赖着不走,你看我不打死你才怪!”在地上乱砍一气。乘人不备,耍了个戏法在刀子抹上一道红红的血印,然后说道:“我把鬼砍死了,你看上面还有血呢!”这人的妻子一看,不禁对巫婆肃然起敬,千恩万谢地给巫婆付了重金,送走了巫婆。然后就在丈夫耳边喊道:“没事了,别怕了,跟你的鬼砍死了。”丈夫去除了心病,睁开了眼,也不害怕了,慢慢地坐了起来,立时恢复了原状。巫婆利用了他这个错觉,假装给他赶走鬼魂,给了他良性心理暗示,借机骗了他的钱,而他们夫妻俩却蒙在鼓里。

  (五)心理暗示的作用。前面我们说过心理暗示对患者所起的作用。同样,在鬼魂这个问题上,心理暗示的作用也非常大,其实,传说中很多人说看到过鬼魂,都是心理作用造成的。在心理学上有一个实验:你的眼前什么都没有,但如果有人告诉你,你的眼前有一处房子,而且你一直在想:我的眼前有一处房子。这样翻来覆去地暗示自己,你可能就会真的看见眼前有房子。然而,这房子却不是真实存在,而是强烈的心理暗示促使其内分泌系统按照所暗示的影响在视网膜上的反映。令人恐怖的鬼魂和地狱传说已经给人们的心理造成了或强或弱的暗示,在一定的条件下,比如说遇到有死人的场合,或对某个死者强烈怀念,或极度恐惧,这种心理暗示往往就会发生作用。我们很多人都知道白居易的《长恨歌》,描写的是唐玄宗和杨玉环的爱情故事,“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把他们之间的爱情描写得是那么缠绵悱恻。后来,杨玉环缢死在马嵬坡,唐玄宗对她日夜思念,形容憔悴。听说道士有招魂术,唐玄宗就请了一个道士,让他替自己招来死去的杨玉环一会。道士就在黄手绢上画上杨玉环的像,然后告诉唐玄宗,让他凝神臆想杨玉环三天三夜。三天后道士说:“拿出手绢吧。”唐玄宗拿出来一看,手绢上杨玉环的相貌活灵活现,唐玄宗激动万分。实际上,道士使用的完全是强烈心理暗示法,唐玄宗则是在心理暗示、强烈思念和精神作用下才看见死去的杨玉环。在现实生活中,尤其是在农村,这样的现象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因为人们解释不清这背后的原因,往往就以为是死人显灵。有人非常想念死去的亲人,某个时刻仿佛看到了他的“魂灵”,而且音容笑貌宛如生前。这是因为死者活着时的音容笑貌已经深深地留在了你的记忆中,在特定的心理作用下,通过幻觉显示了出来,根本就不是真的有鬼魂存在。

  (六)讹传造成的鬼魂观念。在社会上流传的许多鬼魂故事,好多都是属于讹传,也就是捕风捉影的误传。我记得在前面我曾讲过一个半夜两个人掉进坟坑的故事,第二个掉进去的人以为见到了鬼,在极度恐惧之中激发了全身的潜能跳了出去。而第一个掉进去的人好不容易见到了一个人,所以希望这个人能帮他一把,就大声喊第二个人:“别跑啊,想办法帮我也上去!”这越喊第二个人越害怕,因为农村有个传说:如果和鬼对了话,必死无疑。所以这个人连惊带吓地跑回家病了一场。病好以后,他逢人便讲自己遇到鬼的可怕情形。结果有一天他正讲时,第一个掉进去的人也在场。第一个人说:“你别说了,那天晚上我掉进了坟坑,我喊你你头也不回地跑了。那不是鬼,是我!”如果不是他俩偶然的巧遇,把这件事说开,不知又要传得多邪乎呢!

  还有一个真实的故事,说的是外国有一个庄园主的别墅经常夜间闹“鬼”,庄园主想把别墅卖出去。因为闹“鬼”一事传得耸人听闻,所以尽管庄园主把价格降得很低,还是无人问津。这时有一个胆大的年轻小伙子,图便宜就把房子买了下来。他听人说,这个别墅一到晚上12点就闹“鬼”,所以他就开着灯,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到了夜里12点,墙里面果然响起一种刺耳的声音,在这寂静的深夜,听了使人心惊胆战。响了一个小时后,又归于平静。每天晚上都是在同一时间出现同样的声音。小伙子决意要解开这个谜底。于是他找了几个朋友帮忙拆开房子,发现那面墙的中间原来有一个机械装置。他请来一位机械工程师鉴定了一下,发现这是个定时装置,一到夜半时分,它就会自动运转,发出怪异的响声。再追查下去,原来在盖这座别墅时,有人对庄园主不满,故意在墙上给他做了手脚。真相大白,笼罩在人们心头的“闹鬼”的阴影也烟消云散了。

  还有一个传说中的“鬼”故事。在美国的一个山谷,古代曾是两军交火的战场,这里每逢电闪雷鸣,就会出现古战场上的喊杀声以及将士作战的情景。人们都以为这地方有“鬼”,对此望而却步。后来科学工作者对这里进行了实地考察,终于解开了这个谜底。原来,山谷里的沙土含磁量很高,具有录音录像的作用,在通电(电闪雷鸣)的情况下,就会把当时录下的图像和声音再现出来。

  另外,不同的人也在根据自己的需要利用“鬼”做文章,于是在人们的心中就有了“善鬼”和“恶鬼”的区分,借助这些达到不同的目的。比如,在《唐传奇》和《聊斋志异》等鬼怪小说中,常有这样的故事,良家妇女被官宦子弟玩弄后遭到遗弃,绝望自杀,然后变成“鬼”对官宦子弟进行复仇。实际上反映了下层劳动人民对强权欺压的反抗,渴望改变现实却又无能为力,只好借助于实际上不存在的“鬼魂”来宣泄心中的愤怒,抒发悲情,这种“鬼”实际上承载着人们的审美理想,是一种“善鬼”。那种十恶不赦的人死后在人们心目中往往成为在地狱中备受煎熬的“恶鬼”,表达了人们对他们无耻行为的深切痛恨。“鬼”的出现是为人来服务的。记得我曾经看过这样一个故事,说的是慈禧太后一个宫女,由于得到主子的垂爱,慈禧太后曾赐给她很多金银珠宝,死后随葬在她的墓中。她终生未婚,没有儿女,只有一个侄子参加了她的葬礼。后来这个侄子去了美国。改革开放后,侄子回家探亲,在和家人的叙谈中,提及往事,谈到了姑姑当年埋葬的墓穴地点。当时,有很多邻居在场,有人敏感地意识到老宫女的坟墓中埋葬的都是国宝,产生了盗墓的想法。老宫女家族中有一个年轻女孩儿,从一些人不正常的表情上预感到将会发生盗墓的事情,她一方面向文物部门反映情况,另一方面,为防文物被盗,她想出了一个没有办法的办法——利用人们的迷信思想和怕鬼心理做文章。于是,晚上她来到墓地,按照人们传说中的女鬼形象打扮了一番,披头散发,一袭白衣,脸上涂得青一块红一块。第一拨盗墓的人看见她,大喊“有鬼!有鬼!”吓得浑身发抖,撒腿就跑;然后又来了第二拨,同样被她吓跑了。很快这件事就传遍了十里八乡,人们都知道那个墓地有“鬼”而不敢涉足,晚上甚至连门都不敢出了。后来,当地文物部门将其中的文物保护了起来,这时,女孩子才把实情公布于众。

  (七)“鬼”字是对不健康思想和私心杂念、阴谋诡计的形容和丑化。“鬼”字和“神”字一样,都是人造出来的。既然是人造出来的,其含义也必然是由人赋予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鬼”何尝不是一种坏思想和阴谋诡计的化身呢?在民间传说和文艺作品中,人们就把这种坏思想和阴谋诡计形容为丑陋可怕的形象,这种形象往往体现为披头散发,青面獠牙,吐舌瞪眼等,实际上是对它们的憎恨、丑化和鞭挞。说到这里,我不禁想起了我们这些曾经的“法轮功”痴迷者的所作所为,又何尝不是“鬼”的表现呢。国家取缔“法轮功”后,我们这些人就进入了秘密活动的地下状态,白天不敢活动,晚上就偷偷摸摸出去贴标语、发传单。因为怕被人发现,专门往黑影里钻,一见灯光心就跳。到居民区往人家门缝里塞传单时,看楼道里亮着灯,心里就惴惴不安;一看楼道没有灯,胆子就大起来。塞传单时蹑手蹑脚,小心翼翼,唯恐别人发现。往街上贴标语时也是一样,像做贼似的四周环顾着,发现没人时飞快往墙上贴一张。那些运送传单的人也是在半夜三更行动,行为鬼鬼祟祟,真是心怀“鬼”胎,用“鬼”来形容当时的我们,恰如其分。(待续)
分享到: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