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凯风专区  >  学术
浅析“法轮功”痴迷者的膜拜情结及其矫治

作者:施 全 · 2008-12-10 来源:凯风网
  李洪志及法轮功组织利用人们种种心理需求和心理弱点,通过教主崇拜、诱骗和恐吓等手段对信徒实施极端精神控制,使许多原来抱着强身健体等良好愿望的法轮功练习者一步步走向深渊,给法轮功练习者及其家庭造成了极大的伤害。那么,该如何挽救这类人员?实践证明,运用心理学原理和方法,矫正他们错误认知和反常心理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手段。

  所谓膜拜情绪,就是对崇拜对象产生一种发自内心的、深刻的一体化情感体系,表现为无条件的绝对服从状态。在对法轮功痴迷者开展心理矫治过程中我们发现,转变法轮功痴迷者错误认知的关键是消除他们的膜拜情结。

   一、膜拜情结的形成

   (一)迷信心理积淀与延伸

  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具有优良的文化传统,但也存在一些封建主义的文化糟粕,如宿命论、因果论等。即使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国民求神拜佛的思想在社会还颇有市场。在社会转型、经济转制的特殊时期,人们的价值取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社会的思潮呈现多元化特点,尤其在广大农村,科普工作较为滞后,亚文化具有广阔的市场,在这种特定的社会环境下,各种不健康的思想沉渣泛起,一些处于社会边缘的弱势群体,对改变自己的命运缺乏足够的能力和信心,转而想依靠神灵等神秘力量改变自己的命运。在没有唯物论做基础的亚文化氛围中,法轮功的出现,无疑对这部分人具有相当的吸引力,而法轮功标榜的“祛病健身”及“真善忍”也表达了他们的良好愿望,这些因素构成了法轮功练习者产生膜拜情结的社会心理基础。

   (二)膜拜情结形成与固化

  错误认知的形成过程,伴随着膜拜情结的内化过程,而膜拜情结也是世界上所有邪教的共同特征,是精神控制的先决条件。因此,有必要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膜拜情结是怎样形成的呢?

   1、关爱引路

  通过对法轮功痴迷者进行心理测试及谈话了解,他们在现实生活中都遇到过不同的挫折,如事业受挫、家庭变故、疾病缠身等,在最需要关爱的时候,没有得到相应的理解和帮助。李洪志及法轮功组织趁虚而入,迎合人们各种善良愿望,满足人们的心理需要。李洪志还通过“造神”计划,逐渐使自己变得神通广大,无所不能,从而给法轮功练习者以强大的心理支持,令他们觉得跟了“老师”不仅可以祛病强身,而且可以“上层次”、“白日飞升”和“圆满”,最终摆脱世俗“名、利、情”等一切烦恼。正是通过一步步的情感相容,练功者逐渐由对法轮功的好感发展到充分信任和依赖。

   2、集体暗示

  集体暗示对于膜拜情结的形成可谓功不可没。首先,在集体的练功、传功、心得交流等过程中,教主李洪志的神秘化得以加强,如法轮功痴迷者津津乐道的能见到“法身”、“法轮”等神秘体验,就是功友们互相暗示的结果。这些以讹传讹的神话无疑强化了李洪志不可动摇的教主地位。其次,集体暗示也增强了“功友们”的凝聚力;从深层次来看,法轮功练习者对安全感的心理需要在集体“弘法”过程中得到了满足,产生出对法轮功组织的归属感,形成“大法弟子”的价值定位,从这个意义上讲,这一过程可以喻为法轮功练习者吸食精神鸦片的上瘾过程。第三,如同心理学著名的“针孔试验”所显示的那样,集体暗示作用下,法轮功练习者放弃了自己的思想,遵从了集体的共有价值观念,并形成群体意志,主要内容就是《转法轮》等经文,体现了李洪志的意志。

   3、堵塞退路

  在教主膜拜逐渐形成的同时,李洪志别有用心地推出了“世界末日论”、“形神俱灭”论及“情结因果报应”论等,加强对信徒的精神控制,不仅使试图脱离法轮功的练习者欲罢不能,而且一步步走向深渊。

   二、膜拜情结与认知错误的关系

  法轮功痴迷者的思维方式及思维体系事实上就是错误认知的集合,如魔幻式思维方式,人格障碍——反社会型人格、癔症型人格、强迫型人格、回避型人格、依赖型人格、自恋型人格。而错误认知最明显的特点就是非理性思维。

  形成了非理性思维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过程也是非常复杂的,但追根溯源,膜拜情结是首要原因,因为在膜拜情结下对事物的评判标准只有一种,那就是膜拜对象的意志,对法轮功信众而言就是李洪志的意志,坚持什么,反对什么,该怎么做,完全是教主和经文说了算,排斥独立的思维和辩证的思考方式。例如“另外一个空间”的问题,法轮功痴迷者只相信有“另外一个空间”。如果你问他“另一个空间”的质量、物质构成是怎样构成的?如何识别、如何证明?他只能回答是老师(李洪志)说的“或是经过现代科学证实的”,你问他是那个试验、谁做实验,他便答非所问了。但你却很难说服他没有“另外一个空间”,因为他只相信“老师(李洪志)”的话,这就是膜拜情结发生作用的具体表现。

  膜拜情结一旦消除,则法轮功痴迷者心理上没有依赖的对象,促使其为适应环境独立思考,没有哪种“不用证明、本来就有”或“超常人”的自我感觉,正常的认知结构将逐渐恢复。

   三、膜拜情结的矫治

  纠正法轮功痴迷者错误的思维方式和思维体系,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就是扭曲人格的再塑造过程,包括矫正其认知偏差、错误认知及异常心理,针对法轮功痴迷者膜拜情结的产生,我们可以采取相应措施引导法轮功痴迷者逐渐消除膜拜情结。

   (一)破除迷信

  迷信作为一种病态社会心理,它是反科学的愚味心态与行为,也泛指盲目的信仰和崇拜,如迷信李洪志无边的法力,从心理学上讲它是指人们对内心中认为生命个体(或生命群体)有支配力量的神灵的畏惧和遵循状态,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遇到不可知事物无所适从或遇到难以克服的挫折和障碍时,所表现出来的对鬼神天命等的认同,祈求以改善自己命运的一种信仰和行为。迷信包括对鬼神天命的迷信,也包括对活人的迷信。我们通过运用普通人的常识,结合唯物论的基本观点,向法轮功痴迷者灌输无神论,如播放《宇宙与人》等科教片,使法轮功痴迷者逐渐对神灵观念产生怀疑,为消除膜拜情结打下基础。

   (二)系统脱敏

  系统脱敏是心理矫治的一个重要手段。运用系统脱敏方法矫治膜拜情结,首先就是要对膜拜对象进行理性化、具体化的分析。对法轮功痴迷者而言,就是要采取“抄、读、写、看、听”等方法,让法轮功痴迷者学习“李洪志其人其事”等揭批资料。尽管法轮功痴迷者会有强烈的抵触情绪,但我们必须将这一措施作为一种强制矫正的手段来对待,不厌其烦地讲,反反复复地播放录像,使法轮功犯对李洪志这三个字不再敏感。只有把李洪志从神还原为人,又认清李洪志的真实野心,才能谈得上错误认知的改变,因为错误认知的内容主要包括教主无条件崇拜,荒诞不经的情节,混乱的逻辑等,而核心内容就是建立在膜拜情节基础上。

   (三)人文关怀

  从法轮功痴迷者思维体系的形成过程来看,关爱引路是主要的环节,因此,给予法轮功痴迷者适当的人文关怀是非常有必要,可以促进法轮功痴迷者对当前群体的亲合动机,发挥情感认同对态度转变的中介作用,促进法轮功痴迷者接受主流观点,逐渐动摇原有的信念;并通过频繁的接触,加深教转双方的了解,建立信任感和安全感,引起良性互动。另外,正常人有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即包容需要、支配需要和情感需要,而适当的人文关怀恰恰能对法轮功痴迷者的需要结构产生深刻的影响,促进法轮功痴迷者膜拜情结的土崩瓦解。
分享到: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