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我们今天主要说水稻。先问一句,袁老您平时吃大米跟我们吃的市面上的米一样吗?
【袁隆平】都是一样。我跟你讲,全世界有一半以上的人以稻米为主食,我们中国有百分之六十三的人以稻米为主食,五类作物,三大粮食作物,水稻是“老大哥”,小麦老二,玉米老三。这是水稻的重要性,从这一点就可以知道。
【主持人】现在出现一个问题,就是我们平时吃的水稻,它分东北大米、南方米,还有泰国香米。各种各样的米,它们的不同到底在哪儿?仅仅是口感方面吗?
【袁隆平】水稻有两个亚种,叫做籼亚种跟粳亚种。北方种的是粳稻,南方种的是籼稻。粳稻抗寒不耐热,籼稻耐热喜温不抗寒。在北方,东北、华北不能种籼稻;在南方,湖南、广东、四川也不种粳稻,它们生态条件不同。粳稻比较软一点,口感糯一些。我们讲直链淀粉含量(淀粉有两种:一种是直链淀粉,一种是支链淀粉)。直链淀粉含的高一些就硬,直链淀粉含的少就软;糯米全部是支链淀粉,所以特别软。粳稻的直链淀粉的百分比一般在15%、16%左右,也能到18%。籼稻直链淀粉的百分比含量一般都在20%以上,很硬的到25%至28%。泰国香米也是属于籼稻。长江流域和长江以南主要的还是籼稻,我们全国的水稻面积有四亿四千万亩,大概粳稻有一亿四千万亩,有三亿是籼稻。大部分的比例是籼稻,这个是气候对于稻子的影响,主要是亚种不同,气候、生态条件不同。
【主持人】水对于水稻的影响应该非常非常的重。
【袁隆平】平均下来,生产一公斤稻谷,需要多少水你晓得吗?一吨!一千公斤水,生产一公斤稻谷,平均下来是这么大的用水量。
【主持人】平时我们不关注这个,一说挺惊人,一公斤(稻谷)需要一吨水。
【袁隆平】一公斤(稻谷)要一吨水,这个很惊人,实际上不吓人。我跟你说,在南方现在要搞节水灌溉,一亩六百公斤产量算是比较高的是不是?它要好多水?六百吨水!六百吨水是个什么东西呢?湖南省的降雨量,平均一千二百毫米,就是说一平方米有一点二吨。一亩地是六百六十七平方米,就有六百多吨,加起来吓人,实际上就是这么一回事。
【主持人】实际上还成。
【袁隆平】就是,不是干旱期还是可以满足的,一干旱就不能满足。现在搞节水灌溉,原来的一亩地要六百多方水,现在可以搞到四百方水,才六百公斤。现在又搞滴灌,滴灌不要三百吨就可以。
【主持人】气候也不变,同样是在这块土地上,但是这块土地现在污染了,污染还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
【袁隆平】污染是麻烦事。
【主持人】会不会造成很大的影响?
【袁隆平】肯定会影响,不光是污染,它还有毒。湖南的大米含有重金属,这个供粮的商店很多,砷、汞、镉、铅,这是四个有毒的元素。这里面有个矛盾,要降低镉的活性,就要引水灌溉,它的活性就少,水稻渠出的少。但是,一排水,干了,镉的活性就增加了,砷就反过来。
【主持人】也就是说,现在咱们没有一套方案能完全解决这个问题?
【袁隆平】现在有个方案,最好的办法还是深度研发品种。有些品种,像我们师大的那个,它有几百个品种杂交稻。就拿镉的含量来讲,最高的我们的标准是0.02毫克。0.02毫克超过了,就超标了。他现在有0.001毫克的品种,到二十毫克(0.020)的品种,差了几十倍。
【主持人】差距这么大?
【袁隆平】差距大的不得了。现在品种可以减轻问题,这是最简单的,栽培技术也可以减轻问题。
【主持人】这些重金属的污染对我们餐桌上的大米,目前已经形成了影响?
【袁隆平】现在的物价(的原因),现在媒体炒得很厉害,实际上哪里有什么镉的病?湖南人吃了这么久,没看到。
【主持人】也就是说,现在还是健康的、安全的?
【袁隆平】当然。由于镉吃多了会生病,而现在没有这个现象。
【主持人】转基因大米到底怎么样?我们其实不太懂,听到转基因这个说法的多,但其实根本就搞不清楚。
【袁隆平】什么是转基因?(打个比方)有一些这个性状,水稻没有,它就用其他物种的基因,把它转到水稻上面来,这就叫做转基因。比如说,有一个基因,它主要是抗虫的,我们叫做钻心虫,出白穗,水稻里面抗这个病虫的,没有这个基因,很少!于是,有一个细菌里面有一个基因,叫毒蛋白基因,这个基因就转到水稻里面来了,虫子就死了。这个转基因,人就担心了,虫吃了要死,又是毒蛋白基因!人的心理作用就不敢吃了,又不能拿人来做实验,它只能拿小白鼠做实验。小白鼠是做实验的,小白鼠吃了没有问题。但是小白鼠是小白鼠,人是人,像这样的抗病抗虫的基因,大家很担心也可以理解。说实话,我们国家没示范,抗虫是百分之百的抗,我在试验田看的,(做的)对照,(没做转基因的)全部是被虫吃了;(做了转基因的)它的一片叶子都没有吃。但是,这个转基因不敢示范。争得很厉害,分两派:一派说没有问题,一派讲出了问题怎么办?这是民族的问题。这一代吃了没有问题,下一代呢?这个基因是遗传的。
【主持人】请问袁老师,您现在还准备试试看?
【袁隆平】我是没有问题。我吃了没有问题,但我吃了不能代表什么,没有说服力,它有遗传的。我八十三岁了,没有生育能力了。你吃了,你没有问题,你又不生崽。(如果)你们这些年轻人吃了没有问题,你们生的小孩子还很健康,是吧?那就行了!
【主持人】得用几代人来验证?
【袁隆平】一代就够了。你吃了没有问题,你的儿子也没有问题,那就行了。
【主持人】您会鼓励家人也吃这些米吗?
【袁隆平】是的。你们去吃吧。
【主持人】袁老师,你会研究一下这方面吗?转基因的这个技术。
【袁隆平】我现在不搞转基因了,我现在主要是搞高产,向一千公斤奋斗,我的中国梦。七百公斤、八百公斤、九百公斤,都是我们中心实现的。第一期超级稻七百公斤大米,我们跟江苏农科院合作搞成的;第二期的超级稻八百公斤,两个品种都是我们中心的;第三期的九百公斤也是我们中心的;第四期的差一点,988.1(公斤),也是我们中心,差11.9公斤(就达到一千公斤),只差百分之一点几了,是不是?很快就完成了。明年,不能讲百分之百,但有九成五的把握可以突破一千公斤。
【主持人】突破一千公斤是最终目标吗?
【袁隆平】不是。我是老骥,要发挥老骥伏枥的精神,志在千里,禾下乘凉梦,还要更高。理论上讲,水稻的光合效率,光的利用率最多有5%。我们把光的利用率打个对折,2.5%的光能利用率。根据长沙的辐射量,在水稻生长季节,一亩地,2.5%的光能利用率,长沙的辐射从四月到十月中旬,大概有一百六十天,(理论上)可以达到(亩产)一千五百公斤。所以一千公斤实现之后,更高的(目标),最后实现我的禾下乘凉梦!
【主持人】水稻长得像树一样?
【袁隆平】不是像树。水稻长得像高粱那么高,两米多高,稻穗有扫把那么长,吃的米像花生那么大。好高兴的,就带着我的助手同事,稻穗下乘凉,叫做禾下乘凉梦。
【主持人】到时候我们的餐桌上碗里的米,不是现在的小米粒了,就像花生米一样的。
【袁隆平】那时就相互问:你吃几粒,不是吃几碗。
【主持人】把稻米变成了花生这么大的颗粒,我们希望很快就能看到。
【袁隆平】那个小籽花生米是可以实现的,山东大籽不行。
【主持人】这就需要袁老继续辛苦,为人类作出贡献了!
【袁隆平】也不是辛苦,反正我有这个执着的追求。向高产!(今年)我们(亩产)988.1公斤也是世界纪录。实现高产得有四个条件,要四良配套,四个良好。首先良种,第二良法,第三是良田,第四是良态。良种是核心,良法就是栽培技术,是手段。你光是品种好栽培技术不好,施肥不当,病虫害没防治好。良田是基础,田要好,这个田太沙太脏太酸太碱都不行,有有毒物质都不行。像高楼大厦,基础要好,高楼大厦基础不好就垮掉了。良种、良法、良田,最后是良态,气候要好,老天爷要帮忙。你说像今年干旱,或者是一天到晚下雨,也不行。我们过去叫风调雨顺,五谷丰登,风调雨顺那就是个丰年。这个良态现在我们还不能控制,我们只能趋利避害。我们搞的播种机、抽水机、插秧机,就放在比较安全的时候。欢迎你们来指导,到了一千公斤之后去看一看。我们拨了五个点,东南西北都有。
【主持人】我们最希望的就是大家早一点看到禾下乘凉!
【袁隆平】好,要得,要得,大家一起乘凉去!好不好?
【主持人】好!谢谢!祝袁老身体健康!
【袁隆平】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