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国际新闻
热点新闻
体育新闻
史说轶闻
文化观察
心灵鸡汤
梦里故乡
好书共享
保健养生
美容护肤
减肥健身
饮食指南
心理健康
养生打假
生活妙招
民俗民风
非遗博览
衣食住行
风云人物
大美中国
世界各地
人物掠影
热点图片
访谈
消息
评论
热文
专题
曝光
学术
视角
春风化雨
海外之声
国内媒体
凯风精粹
国外邪教
资料库
时过境迁,虽然绵竹年画的川味依然,川意仍在,但如今的绵竹年画却早已不再是木版雕模后无限复制的一统天下,追求形式创新和高附加值的尝试正在兴起,商业化的工作室和公司经营也极大的冲击着传统手工技艺的慢研细磨,是迎合时代还是固守传承?是改头换面还是坚持本真?是发展还是毁灭?
老派艺人如何看待创新与传承
画家归根结果画的什么?里头的技术水平和工艺是什么?应该要弄清楚。我说我创新,创个名堂出来,其他年画就要关门,画的是自家的心态。现在的年轻人,喜欢这种新样式,他觉得好看。我们作为后人希望保持这种传统的东西,这种原滋原味的保存下去,再过一二十年以后,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越往后这种传统的手工肯定就越世界的。你必须要保持以前的做法,要不然就传到没有根底了。究竟传统的东西怎么做,你没有底了就找不到了。
老派艺人的忧虑所在
很多从业人员对这个绵竹年画都没有完全的了解,没有完全弄懂传统。你肯定用现代的角度去考虑它,它实际上并不矛盾,但弄得比较矛盾的恰恰是因为他是把传统和现代混淆起来了。当然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像老一辈的艺人走得比较狭隘,它是把年画狭义化了。现在在年画这个行当里面,谁都不服谁。在利益的驱动下,这种大量的现代工艺流程完成的东西充斥了这个市场,把绵竹年画做烂了,传统的年画是你根本无法达到产业化的,你手工完成的怎么可能达到产业化?
新派艺人眼中的绵竹年画
绵竹年画有很多种画法,最特色的就是填水脚。你看他这寥寥几笔,淋漓尽致、水色淋漓的表现。这个时候,就有他自由的东西在里面,没有那种规矩,没有规矩就可以放得开,所以填水脚是很珍贵的一种年画。好多人说我不是绵竹年画,我也说可以说不是,因为我还有民间的剪纸、舞蹈等在里面,所以创作出了一种新的样式。但这是我的作品,我觉得有民间的东西、有绵竹年画的东西、也有我的东西。当然像老派艺人的东西一辈一辈传下来,颜色都不能变。但是现在很多东西是做不到的,因为我们知道当时老艺人用的颜色都是从植物里面提取的,比如说苏木提的红色,锅烟子烧的柴灶下提的黑色,然后还有那个赭石。但现在好多老艺人用的是现在的颜料,你就不可能原滋原味。只要是这株大树的根,是扎在民间的,是绵竹年画,那么它发出来的枝桠,它的营养都是从这里过去的,就像一朵百花园中的花,让它都去开放吧,各有各的色彩、各有各的颜色,那样才有一种五彩缤纷的感觉。
传统与创新的碰撞
如果说我们总保留在传统的东西上没进步的话,我觉得社会都不会进步,所以现在我们都需要进步。传统的东西,肯定有它存在的价值,但如果要适应市场的话,传统的东西它必须要有所改变。因为传统民间年画的特点就是古朴,但是现在我们属于新时代,传统这种东西你要运用到很多场所就不相符合,就没有融合点,所以如果我们只保留传统的话,可能有一定的局限性。传统和我们现在的创新,应该是没有矛盾的,因为有它传统的东西,我们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才有它更大的价值!
绵竹年画的未来
目前画的包括复制、创作的绵竹年画,都应该定位于一种新的范畴,就是我们当代的作品,它是加上当代的纸张,当代的颜色,当代的人来做的,实际上年画的新旧,没有一个界定。其实我们延续的、保护下来的一些老版子,老图稿是古人的,是前人留下来的珍贵文化遗产,那么现在用的这些东西,除了学习老祖先们的一些精髓和发扬他们的一些精神,还应该创新。因为作为任何一个文化艺术来说,没有创新就没有生命力。
每一幅绵竹年画都是由画工们一笔一划创作而成,这里面有历史的记忆,也有今日的挣扎,这是一些渺小的美丽汇聚而成的纸上风景,平凡但生动的个性,加上每一个人的小小梦想,绵竹年画,才会这样的闪闪发光。
您的IE浏览器版本不支持HTML5 video标签,请升级您的浏览器
门上春秋——绵竹年画新老派交锋
http://www.kaiwind.com/online/mscq/201312/06/t20131206_125769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