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网络中国节】传统文化让元宵节“年味儿十足”
农历正月十五,是我国传统的元宵节,又称“上元节”“灯节”。传承了两千多年的“闹”元宵掀起春节后的娱乐高潮,人们张灯结彩,耍狮舞龙,大放焰火,彻夜狂欢。


如今,很多人都在感叹“年味儿”越来越淡,年节的民俗渐行渐远。其实,春节本身包含的年俗文化元素可以滋养人们的心灵,使人们在怀旧中体味到审美价值,体味到人生意义。如果真的任由“年味儿”一味寡淡了,我们的子孙们将来还能有什么样的关于传统春节的文化习俗的怀旧内容呢?我们没有理由冷落和怠慢自己的春节传统习俗,举办丰富多彩的元宵节民俗活动就是用传统文化充实元宵节的年味儿,也是拯救春节的文化多样性。
春节需要经营,需要打造,需要民俗活动,需要社会力量的参与,需要政府和民间的投入、需要与精神力量结合,需要赋予新鲜的内容。所谓“年味儿”其实就是“文化味儿”,所以年味既是一种文化,也是一种乐趣,需要每个人自己营造。

从官方层面说,要继续传承、弘扬春节文化,发扬春节的文化底蕴和内涵,运用多种形式,多举办春节年俗的表演、展览和教育,进行行之有效的春节传统文化教育,恢复春节这一全民参与性节日的本来面目,改变一台春晚过除夕、一个短信就拜年和一个旅游就过年的敷衍过年的消极做法,人人真正用心参与到节日中去。只有全民营造,才能完成春节从物质需求向精神和文化渴求的转变,让每个人都感受到浓浓的年味儿,从过年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和快乐。
(作者/巴彦淖尔观察评论员:王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