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从西安兴庆宫公园俯瞰西安交大校园(2015年4月13日摄)。自从1956年交通大学主体部分西迁以来,一代代西安交大人怀揣着“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的西迁精神,在曾经一片荒凉的黄土地上甘于寂寞、乐于奉献,用激情、热血和青春芳华,铸就了中国高等教育史上战略布局调整的成功范例。新华社发 邢鹏 摄
这是西迁后的交大校园一角(资料照片)。自从1956年交通大学主体部分西迁以来,一代代西安交大人怀揣着“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的西迁精神,在曾经一片荒凉的黄土地上甘于寂寞、乐于奉献,用激情、热血和青春芳华,铸就了中国高等教育史上战略布局调整的成功范例。新华社发
这是1956年交大师生西迁时所使用的乘车证,正面印有“向科学进军,建设大西北!”的字样(资料照片)。自从1956年交通大学主体部分西迁以来,一代代西安交大人怀揣着“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的西迁精神,在曾经一片荒凉的黄土地上甘于寂寞、乐于奉献,用激情、热血和青春芳华,铸就了中国高等教育史上战略布局调整的成功范例。新华社发
经历20世纪50年代交大西迁的部分师生行走在西安交大校园内(2015年11月19日摄)。自从1956年交通大学主体部分西迁以来,一代代西安交大人怀揣着“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的西迁精神,在曾经一片荒凉的黄土地上甘于寂寞、乐于奉献,用激情、热血和青春芳华,铸就了中国高等教育史上战略布局调整的成功范例。新华社发 王晓凯 摄
西安交大退休教师胡奈赛讲述交大西迁的故事(1月2日摄)。自从1956年交通大学主体部分西迁以来,一代代西安交大人怀揣着“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的西迁精神,在曾经一片荒凉的黄土地上甘于寂寞、乐于奉献,用激情、热血和青春芳华,铸就了中国高等教育史上战略布局调整的成功范例。新华社记者 邵瑞 摄
这是20世纪50年代的交大学生在西迁后的校园内交流(资料照片)。自从1956年交通大学主体部分西迁以来,一代代西安交大人怀揣着“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的西迁精神,在曾经一片荒凉的黄土地上甘于寂寞、乐于奉献,用激情、热血和青春芳华,铸就了中国高等教育史上战略布局调整的成功范例。新华社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