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释加牟尼”生前转世为金鸡阿鸾时曾生活于此地,佛涅槃后数百年,佛教弟子“召罕大”阿罗汉为传播佛祖教义亲临此山修炼,为让“召罕大”有个修炼的好环境,野草和荆棘全部让开,故称为雷崖让山,意为野草让开的地方,尔后在此山建一佛塔,自古以来是人们公认的佛教圣地之一。原雷崖让山佛塔毁于公元1942年抗日战争,后为满足广大信教群众的愿望,重建总投资为5500万元的勐焕大金塔。【查看原文章】

·德宏的“香格里拉”-诗蜜瓦底
诗蜜瓦底,是中缅边境盈江县苏典乡一个古树与草甸、溪流、鲜花、云雾、阳光共存的生态群落。“诗蜜瓦底”为傈僳语,即黄草坝之意,因此人们又叫它黄草坝。夕阳西下,百鸟归巢,被誉为“德宏香格里拉”的盈江县苏典傈僳族乡黄草坝,无数的鸟儿叽叽喳喳热闹非凡,鸟与人类和谐相处,良好的生态环境给傈僳山寨提供了无穷的乐趣。【查看原文章】
·消防铁军之千钧一发
俗话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查看原文章】
消防兵平日里的每一次艰苦训练,到了危难时刻,都能化作曙光,给人带来生的希望。
克服天性的恐惧,忘记自我保护的本能,把他人的安全放在首位,把冲锋变作使命,这就是消防铁军最值得人尊敬的地方。
·光影下的江南
“悠悠鉴湖水,浓浓古越情”,绍兴素有“水乡泽国”之称。这里,水巷弯弯,流韵荡漾,乌篷船穿梭其间,石桥横跨其上,江南水乡古道的那种“黛瓦粉墙,深巷曲异,枕河人家,柔橹一声,扁舟咿呀”的风情,让人们魂牵梦萦。古往今来,无数文人骚客曾对这柔美的景色作过许许多多的描绘。【查看原文章】
斜躺在乌篷船上,望天的眼眸、水的波光,耳畔若能觅得几声鸟鸣,那便是再好不过的事了。偶尔的搁桨,在船的轻悠悠的颤动中,扯回了微漾的思绪。谁在弹筝,拨动着旅人的心弦,一汪心绪甘愿受着桨影的羁绊,不弃舟,亦不登岸了。
·印象瑶里
瑶里古镇,始建于西汉末年,群峰环抱,如画如屏,“母亲河”瑶河穿镇而过。数百幢明清徽派古建筑依山傍水、错落有致地分布在瑶河两岸,飞檐翘角,粉墙黛瓦,掩映在青山绿水中。沿河两岸,明清风格的建筑群、依稀可辨的古窑址、苍凉厚重的徽州古商道,或密集、或星落,无不透着古风古韵,令人驻足沉思、浮想联翩。【查看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