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图片报道
莫高窟:中国的卢浮宫

2016-07-19

 

  【文化典藏】中国的卢浮宫1600年前的辉煌。

 

  【文化典藏】在甘肃省河西走廊西端,沿古丝绸之路,会看见一座盛名赫赫的鸣沙山。转到山的东麓,远远望见南北长约1600米崖壁上布满了洞窟。

 

  【文化典藏】这就是闻名世界的敦煌莫高窟,又名千佛洞。放眼四外,此处南枕祁连,襟带西域,前有阳关,后有玉门关。

 

  【文化典藏】此处历史悠久,自汉代起就是古代丝绸之路的咽喉要塞。

 

  【文化典藏】所有来到敦煌的人最大的心愿就是走进莫高窟,亲眼目睹精美绝伦的壁画。

 

  【文化典藏】整个莫高窟共有735个洞窟,常年对外开放的仅有60-70个。

 

  【文化典藏】《尸毗王本生图》北魏 壁画

  进入莫高窟,都会被眼前的这一切震慑住了,全神贯注于斑驳石壁上的方寸之间。

 

  【文化典藏】《鹿王本生图》北魏,壁画。

  很多人说莫高窟就是中国的卢浮宫,其实它距今已有1600余年远比卢浮宫历史悠久。

 

  【文化典藏】《萨垂那太子本生图》北魏,壁画。

  莫高窟始建于十六国时期,公元366年,僧人乐尊路经此山,忽见金光闪耀,如现万佛,于是便在岩壁上开凿了第一个洞窟。

 

  【文化典藏】随后历经北魏、隋、唐、北宋、西夏不断扩大修建,元代以后莫高窟渐渐衰败而被废弃。

 

  【文化典藏】莫高窟是一座融绘画、雕塑和建筑艺术于一体,以壁画为主、塑像为辅的大型石窟。

 

  【文化典藏】莫高窟壁画绘于洞窟的四壁、窟顶和佛龛内,内容博大精深,主要有佛像、佛教故事、佛教史迹、经变、神怪、供养人、装饰图案等七类题材。

 

  【文化典藏】此外还有很多表现当时狩猎、耕作、纺织、交通、战争、建设、舞蹈、婚丧嫁娶等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画作。

 

  【文化典藏】这些画有的雄浑宽广,有的瑰丽华艳,体现了不同时期的艺术风格和特色。

 

  【文化典藏】如果仔细品味这些壁画,就仿佛进入一个时空的隧道,每个朝代的生活习俗、艺术造诣都历历在目。

 

  【文化典藏】随着朝代的更迭,工匠们不同的画风都在这里留下了历史的见证。

 

  【文化典藏】创造莫高窟壁画的古代画师,大致分为三类:一种是僧官,有一定的社会地位,但为数不多。再就是画僧,他们是僧侣也会作画,人数较前者略多。最后便是纯粹的画工了,他们游走四方居无定所,在洞窟里作画,便在洞窟里起居,一旦完工,就再也看不到他们的身影了。

 

  【文化典藏】可想而知这个巨大的绘制工程,一定是令许许多多的画工,耗尽了毕生的精力,他们走进了这状如蜂巢的石洞,恐怕就再也没有走出莫高窟了,正是这样一批优秀而又伟大的无名者,为后世留下了,人类辉煌的丝路文明的影像。

 

  【文化典藏】即便是国画大师张大千的临摹大作,也和真正的壁画有着很大的差距。

  莫高窟壁画的工艺早已失传,至今再也无人能画出盛唐时期的那种奢华极致的美感。

 

  【文化典藏】其实唐代和宋代这一个更替,画风就有了明显的改变,可以说越往后越显得浮躁,如果拿如今的画工和当时的作对比,那简直惨不忍睹,僵硬呆板山寨感十足。

 

  【文化典藏】用“寸土寸金”来形容莫高窟并不为过,如果古人懂得先圈地再转让的生财之道的话,绝对是一笔稳赚不陪的买卖。

 

  【文化典藏】莫高窟从公元366年开凿以来,直到元代才停工,历经那么多朝代,而可开凿洞窟的地方就只有这些,以至于后人会在前人的洞窟内覆盖或者铲掉原先的壁画,重新绘制。

 

  【文化典藏】我们现在看到的壁画其实就是一本艺术的编年史,不同的画风,不同的造型,不同的文化都汇聚一堂。

 

  【文化典藏】有人说参观壁画很枯燥看不懂,那是因为走马观花没用心去看,耐心去欣赏和比对之后会发现雷同者其实很少,毫不夸张的说:在这个舞台上,时隔千年的艺人竟然可以同台竞技,如此神奇的事情只有在莫高窟才会发生。

 

  【文化典藏】2002年敦煌研究院考古重大发现这尊千年大佛竟然“长高”了1米。

 

  【文化典藏】美术片《九色鹿》的原型。

 

  【文化典藏】唐僧和石磐陀,孙悟空的真实原型。

    更多精彩《凯风智见:桐城派与“汉宋之争”   

                      《凯风智见:“吃豆腐”那些人,那些事》   

                      《凯风智见:曹雪芹的胖瘦问题》   

                      《文史新说:有一种高度叫江郎才尽》   

                      《文史新说:天马风采:踏上丝绸之路 千年为梦驰骋》 

分享到: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