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图片报道
一个人的北大荒

2017-02-07 来源:腾讯网

  他在北大荒耗费青春的时候,宛亮还没有出生,他是宛亮的父亲。他给宛亮讲几十年前的旧事,不知道宛亮会不会有一些——不耐烦。每个人都有自己最美好的时光,不管是不是真的会被耗费掉,但肯定很让人难忘。本组图片由腾讯图片和《大众摄影》联合出品。

 

  我老爸宛凌迅是个业余摄影师,退休后也没停止过拍摄。闲暇时,我把老爸的几本图文册子读了个遍,过去我只知道他早年下过乡,至于“上山下乡”是怎么回事却知之甚少,他的第一本册子《北大荒记忆》中的《眷恋北大荒—我的摄影之路》,给我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感受,刷新了我以往对老爸的情感纠葛,它让我对老爸的知青经历和遭遇,以及老爸为何对北大荒始终一往情深,开始有了点理解和认识。图为孤寂,1974年。

  更多精彩: 

      居高临下拍照的体验  

      图解:测一测你“情绪中暑”了没? 

    图解:“山寨社团”重出江湖!你中招了没? 

 

  老爸一辈子经历坎坷。1948年生在兰州,幼年在重庆和上海度过,1953年随着我爷爷奶奶到了哈尔滨,1959年又跟着一起下放农村,到1968年高中毕业后,独自上山下乡去了。因家庭历史原因,在那个年代,他的上学、就业、婚姻都成了问题。图为蒿草遍地,1972年。

 

  老爸的中学时代,家里有一台上海202照相机,因为穷,几年也照不了一个胶卷,为了生计,家里给转手卖掉了。老爸的大哥喜欢摄影,他有了工作后,又用两个月收入买回了一台旧的上海203相机,没用几次也卖掉了,换了一台旧的上海58II。就这样,老爸开始萌发了照相这个费钱的爱好。胶片很贵,所以很少拍摄,但自那以后老爸就对摄影照相格外地关注,他用家里给的书本费,买过《照相机的结构与性能》小册子,还零星地订过几本摄影杂志。图为晨光中的冰冻小溪,1972年。

 

  下乡以后,老爸自己有了每月32元的固定收入,去除伙食费20元和其他日常开销,每月的结余可买胶卷,但舍不得拍,一个胶卷不到2元钱,能拍几个月甚至一年,探亲回家时就自己在家里冲洗出来。图为农场晨曲,1973年。

 

  《北大荒记忆》中收入了老爸当年拍摄的一些农场及周边的自然场景79幅,我不懂摄影,但照片看上去寂静而荒凉,神秘而悠远,那是北大荒原野的真实写照,也是老爸当时身在农场时内心世界和思想活动的真实写照。图为混沌世界,1974年。

 

  从图片的文字标题上,我能体会到老爸在人生低谷时的焦虑、失望、无奈、彷徨、甚至不知所措。图为猫冬,1975年。

 

  北大荒的黑土地陪伴老爸度过了8年的农场生活,老爸把青春永远地留给了那片山野,农场生活也成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一段人生历程,回忆青春时光里的8年风尘岁月,既没有受到“贫下中农的再教育”,也没有得到什么“思想改造”, 尽管如此,少男少女们共同学习、生活和工作,还是给他们这些老知青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图为来自遥远异乡的少男少女,1975年。

 

  老爸在农场所受的挫折和打击,并没有让他失去对黑土地的怀念和眷恋,他也一直念念不忘当年他们一起战斗过的知青难友,他们忍过辱、受过难、深爱过、也长恨过。40年后的如今,怎能让他们不百感交集。图为乡村爱情,1975年。

 

  对青春的追忆和怀旧,让他没法割舍掉对黑土地的那份眷恋和一往深情,除了人生小结,这也是老爸整理印刷《今日北大荒依旧美丽》上、中、下三本图文册子的另一个原因。图为通往县城的老道,1976年。

 

  这三本册子收入了老爸曾经发表过的40多篇散文和160余幅图片,字里行间,充满了老爸对生命和生活的赞美和热爱,也是当时老爸对人生现实和未来的思考、以及对北大荒黑土地的那份沉甸甸的思念。如今,这一切已经变成了老爸的生活积淀。图为老树昏鸦,1977年。

 

  北大荒黑土地 ,1978年。

 

  白毛风,1978年。

 

  春回大地,1979年。

 

  场院,1979年。

 

  第一场雪。

 

  冬日,1979年。

 

  春江水暖,1982年。

 

  老爸就这样和摄影一起疯疯癫癫的走过了半辈子,提起花在摄影上的那些破费,以及时间和精力,他不但不后悔,反倒十分得意,还说不管什么人,来到这个世上就得认认真真地做那么一两件事情。直到现在,老爸的拍摄仍然没有终止的迹象,而且,他还经常充满信心地畅想未来。图为光明行,1982年。

 

  摄影成了他最大的精神寄托, 成了他傾诉内心感受的路径,成了他宣泄的工具,成了他娱乐的方式,成了他生活的伴侣。图为乡情,1982-1983年。

 

  尽管老爸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人物,但在我眼里,他的一生有着自己的激情与豪迈。图为北国之春,1982年。

分享到:
责任编辑:从容